两年光景,匆匆而过
距离万氏丧子已过三载,昭德宫桌案上那只小小的襁褓早已叠得整齐,却总被万贵妃无意识地摩挲。
汪直依旧在殿外侍立,两年间他愈发沉稳,见贵妃又对着襁褓出神,便悄悄沏上一杯温茶,轻手轻脚放在案边。
不多一言,他知晓,那份丧子之痛,绝非时光能轻易抹平。
朱见深时常来昭德宫陪伴,可看着万贵妃日渐憔悴的模样,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他仍宠着她,后宫诸妃无人敢逾矩,却也难掩心中对皇嗣的期盼。
宫里终于传来了惊天喜讯,柏妃诞下一名皇子!
消息传到文华殿时,朱见深正与群臣议事,闻言猛地起身,龙颜大悦,手中的朱笔都险些掉落:
“当真?柏妃平安?皇子康健?”
内侍跪地回话,声音带着难掩的喜悦:“回陛下,柏妃娘娘顺利诞下皇子,哭声洪亮,太医说母子平安!”
“好!好!”朱见深连说三个“好”,连日来的沉郁一扫而空,当即传旨。
“大赦天下,减免京畿半年赋税!柏妃诞育皇嗣,劳苦功高,晋封贵妃!”
“皇子赐名佑极,钦天监择吉日,举行册封仪式!”
乾清宫内外张灯结彩,红绸从宫门一直铺到柏妃居所,宫女太监们往来穿梭,脸上满是笑意。
朝臣们纷纷上表庆贺,就连长兴公府与永兴侯府也备下厚礼送入宫中。虽然陈兴印象中的太子应该叫朱佑樘。
皇嗣绵延,关乎大明国本,满朝上下无不欢欣。陈兴下定决心多关注小家伙的健康。
朱见深守在柏妃殿内,看着襁褓中粉嫩的婴儿,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这是他丧子三年后再得麟儿,那份失而复得的珍视,溢于言表。
可他并未忘记昭德宫的万氏,当晚便带着亲手挑选的长命锁,匆匆赶往昭德宫。
万贵妃听闻喜讯时,正坐在窗前刺绣,针线猛地扎破手指,殷红的血珠渗了出来。
她望着窗外飘来的红绸碎片,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却还是起身整理衣饰,迎向朱见深。
“陛下。”她屈膝行礼,声音平静无波。
朱见深走上前,握住她的手,见她指尖的伤口,眼中满是疼惜:
“朕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佑极的到来,也是大明的福气。这长命锁,是朕亲手挑的,给你留个念想。”
万贵妃接过长命锁,指尖冰凉,却还是轻声道:“陛下言重了,皇子诞生,是国之大喜,臣妾该贺。”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朱见深,“臣妾只盼皇子康健,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明护佑江山。”
朱见深心中一暖,轻轻拥住她:
“在朕心里,你始终是最重要的。往后,朕会常来看你,也会让佑极认你做义母,让他陪着你。”
汪直在殿外听着,默默退了两步。
他知道,皇嗣的诞生,让后宫的格局悄然变化,而他能做的,仍是守在万贵妃身边,替她周全那些无人知晓的心事。
宫墙之内,红绸依旧飘扬,新生儿的哭声与朝臣的庆贺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