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朱家的传统

深秋,清风茶馆的后院飘着淡淡的药香。陈兴坐在石凳上,指尖搭在朱祁镇的腕脉上,眉头微蹙。

几个月来,朱祁镇总说夜里容易咳嗽,有时还会气短,今日诊脉,又比上次虚浮了些。

“最近是不是又熬夜算账了?”陈兴收回手,语气带着几分嗔怪:

“跟你说过,茶馆的账让伙计管就行,这就是打发个时间,你还能缺银子了?”

“偏要自己来,夜里又着了凉,能不咳嗽吗?”

朱祁镇靠在藤椅上,笑着摆手:“老毛病了,那年落下的,不碍事。”

他望着院角新开的月季,语气轻淡,“现在能守着这茶馆,听街坊聊天,比在宫里舒坦多了,这点咳嗽算什么。”

陈兴没接话,从药箱里拿出纸笔,写下药方:“麦冬、川贝、百合各三钱,煮水代茶,每天喝两回,别断。”

他顿了顿,又补充,“我让药铺的人每天送来新鲜的,你别自己瞎熬,火候不对,药效就差了。”

“知道了,”朱祁镇接过药方,叠好放进怀里。

“又让您费心了。对了,上次说见深最近在看黄河治理的折子,进展怎么样了?”

“还在议,”陈兴收拾着药箱,“河南那边春旱刚过,又怕汛期来早,他让工部提前加固堤坝。”

“还从互市调了些草原的壮丁帮忙。现在草原人也愿意来,管吃管住,还能赚银子,比在部落里闲坐着强。”

朱祁镇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欣慰:“这孩子,比我当年会做事。”

他沉默片刻,又道,“你别跟他说我身子的事,免得他分心。”

陈兴没应,心里却已有了主意。

朱见深虽嘴上不说,却总借着“喝茶”的由头来茶馆,眼神里藏着对朱祁镇的牵挂,怎么能不告诉他?

三日后,陈兴进宫议事,待百官退去,他单独留了下来。

御书房里,朱见深正对着黄河舆图发呆,见他进来,抬头道:“先生,河南的堤坝加固得怎么样了?”

“都按你吩咐办了,”陈兴语气放缓,“老赵的身子,最近不太好。”

朱见深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笔尖在舆图上晕开一小团墨:“怎么了?”

“夜里总咳嗽,气短,”陈兴低声道,“是当年落下的病根,最近天暖,倒比冬天还重了些。”

“我给开了药方,让药铺每天送药过去。”

朱见深沉默了,目光落在舆图上,却没了焦点。

他想起每次去茶馆,朱祁镇总笑着端茶、算账,看着精神头十足,竟没看出他身子虚。

过了片刻,他才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