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外面这是我哥

念及此,大太监语气刻意放缓,变得格外凝重且清晰,确保每一个字都传入百官耳中:

“朕深知,将士为国捐躯,身被创痛,实乃国之干城,朕之股肱!特旨:

“所有伤兵,无论轻重,即刻由太医院并征调京师良医,设‘荣军医局’于各营,免费诊疗,用好药,直至痊愈!”

“所需费用,皆由内帑及太仆寺马价银支应,不得有误!”

“伤愈之后,留有残疾、不堪再战者——”

“国家养之!”

“愿归乡者,除额定抚恤外,另赐银二十两、田十亩,免终身赋税!”

“愿留京者,可入京营武学任教习,或于五城兵马司、京都各衙门安置轻省职事,必使生计有着,衣食无忧!”

“其勇烈之功,载入勋籍,子孙后代,皆蒙荫泽!”

“望尔诸臣工将士,感念皇恩浩荡,日后愈加和衷共济,勉力报效,共保大明江山永固!!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旨宣毕,殿内群臣,特别是武将行列中,许多人面露激动之色。

尤其是对伤兵的详尽保障,让他们深感皇恩浩荡,纷纷跪倒山呼万岁。

于谦却并未像其他人那般激动,他出列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

“陛下天恩,泽被将士,臣等感激涕零!”

“然守城之功,上赖陛下洪福,祖宗庇佑,下赖将士用命,百姓同心。”

“臣等不过尽份内之职,实不敢贪天之功。所有赏赐,臣请陛下允准,部分用于抚恤伤亡、犒劳军士,部分充入国库,以备边需。”

他神色平静,毫无居功自傲之态,仿佛那令人瞩目的少保之衔和厚重赏赐,于他而言,远不及国事边防重要。

景泰帝看着于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更多的是倚重,他温言抚慰,最终还是坚持了赏赐。

退朝之后,北京的重建也在迅速进行。战争的创伤被一点点抚平。

朝廷下令减免京畿地区赋税,拨款修复房屋道路。

市井重现繁华,酒楼茶肆间,百姓们谈论的不再是瓦剌的凶悍。

而是于尚书的铁腕、石亨的勇猛、以及那道让伤兵们老有所养的“天恩圣旨”。

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新朝的期望,弥漫在京城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