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明的市井之眼

对于那条指向京师重臣的线索,陈兴暂时按捺住了杀意。

他命人秘密收集所有可能关联的证据,封存妥当。

他知道,动朝中重臣,需要更周全的布置和皇帝的旨意。但这笔账,他记下了!

短短十数日内,淮安伏击案在江南的所有残余势力和直接帮凶,被清扫一空。

清剿尘埃落定,陈兴站在一片狼藉的某豪族废墟前。

望着被押走的囚犯和哭嚎的妇孺,脸上并无半分快意,只有深深的疲惫和一种沉重的决断。

“父亲,此间事了,我们是否即刻回京?”已十六岁的陈怀安上前询问。

陈兴沉默片刻,缓缓摇头:“不急。传令下去,所有缴获的、关于此次阴谋的往来信件、账簿、口供。”

“以及我们‘陈记’在此过程中收集到的所有与朝中官员可能关联的情报,单独整理,密封装箱。”

“除了参与行动的绝对心腹,其余人等,不得接触分毫。”

他看着作为副将的义子疑惑的眼神,声音低沉而坚定:

“这次回去后,除了‘陈记’用于自保和监控藩王、海外的情报点。”

“其余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人员名册、运作方式…全部整理出来,上交朝廷!”

陈怀安大惊失色:“父亲!这…这可是您经营多年的心血!也是…也是您安身立命之本啊!”

陈兴苦笑一声,目光投向北方京师的方向,充满了忧虑:

“安身立命?这次江南之事,还不够警醒吗?高炽身体堪忧,瞻基又遭此大难,虽无性命之忧,但…唉。”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明,经不起帝王频繁更替的折腾了!每一次权力交接,都是国运的震荡,都给了这些魑魅魍魉可乘之机!”

“帝王需要更敏锐的耳目,需要更早、更清晰地洞察天下的暗流!”

“东厂也好,锦衣卫也罢,都是利器,但他们的根基在朝堂,在官场,在市井的触角终究有限,且易被蒙蔽、被渗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兴的目光变得锐利:“而‘陈记’这张网,根植于烟火市井,消息来源更杂、更底层、也更不易被察觉。”

“将其精髓融入东厂,为帝王增加一双‘市井之眼’!”

“让未来的皇帝,能听到更真实的声音,看到更隐蔽的威胁!这…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

“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为了不再有储君遭此毒手,这点‘心血’,上交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