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元年,春。
立储风波前的暗涌。
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开府建牙,志得意满。
那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如同魔咒在他心中日夜回响。
他认定,父皇最终必会属意于他!当务之急,是壮大自己的声势,让朝野上下都看到“汉王党”的力量!
他采取了简单粗暴却有效的策略:撒钱!拉人!
汉王府的管家抬着几个沉甸甸的大箱子,上面盖着红绸。
李景隆看着箱子里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金锭、还有几件价值连城的古玩玉器。
脸上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亲自将管家送出大门:“哎呀呀!汉王殿下真是太客气了!”
“请务必转告殿下,本公深知殿下勇武,乃国之柱石!陛下面前,本公定当…嗯…秉公直言!哈哈,秉公直言!”
大门关上,李景隆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踢了踢箱子,对心腹嗤笑道:
“呵,这傻小子,钱倒是真舍得花。收着吧,就当…就当给本公压压惊了。”
“至于陛下面前?陛下心思如海,咱还是闭嘴保平安吧。”
耿炳文府邸
耿炳文看着汉王送来的厚礼,最瞩目的是那上好的辽东老山参和滋补药材,还有一柄镶嵌宝石的宝刀。
捋着花白的胡子,一脸“茫然”:
“哎呀,汉王殿下这是…?老夫年老体衰,耳朵不好使了,汉王殿下可是要老夫…保养身体?”
“嗯,殿下有心了!这参不错!告诉殿下,老夫这把老骨头,定会好好保养,争取…争取多为朝廷看几年大门!”
至于站队?耿老将军表示:风太大,听不清。
徐增寿倒是来者不拒,金银珠宝照单全收,拍着胸脯对汉王使者保证:
“回去告诉汉王!我徐增寿最佩服的就是汉王殿下这等英雄人物!放心!”
“朝中那些风吹草动,我定会第一时间…嗯…留意!”
“对,留意!有机会定在陛下面前,为殿下美言几句!”
转头他就把一半财物送进了宫里,美其名曰“汉王孝心,托臣转呈陛下赏玩”。
主打一个“钱照收,话照说,事嘛…看情况”。
长兴侯府
陈兴看着汉王府抬来的厚礼,包括孤本典籍、珍稀药材和一笔巨款。
叹了口气。他留下那几本珍贵的农书和医书,对管家说:
“这些书,本侯代天下寒门学子谢过汉王殿下馈赠,定妥善收藏于社学书馆。至于金银,”
他指了指旁边一个贴着“社学营建”封条的箱子,“请转告殿下,其拳拳报国之心,本侯感佩。”
“这笔钱,本侯替殿下捐给即将兴办的京畿社学了,必勒石铭记殿下功德。”
管家目瞪口呆,只得抬着剩下的财物回去复命。
朱高煦也不是全无收获,他凭借英武的外表和在靖难中的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