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飞往洛杉矶

比如《萧十一郎》里连城璧脖子上挂的那根“水管”,简直成了经典槽点。可就是这样一家“小作坊”,却有一支极强的编剧团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陈曼玲为代表的“南瓜创作中心”,才是周易真正的核心。她们擅长编织复杂的叙事结构,善于做长线伏笔。

比如《水月洞天》,三十集里把三族恩怨讲得跌宕起伏,观众欲罢不能。这种“编剧中心制”的模式,在国内很少见,却很先进。

王轩深知,一个剧好不好看,根子在剧本。

棒子国电视剧之所以能在亚洲称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编剧地位极高,能决定演员、能主导剧情。

而国内后来被互联网资本裹挟,逐渐演变成“明星中心制”。片场里,导演可以要求编剧改剧本,演员更是指手画脚,甚至带着自己请的编剧强行加戏。

问题是——真正能做编剧的人,至少要有点文化基础。

而很多爆红明星,说白了,就是“九漏鱼”,文化课能考上几十分都算奇迹。

让这种人去改剧本,观众看到的自然就是离谱、不合逻辑的剧情。

王轩心里清楚,这是国内影视业未来的一大顽疾。

于是,在离开京城之前,他特别交代王权去接触周易影视。

能收购最好,收不了,那就花高价把“西瓜创作中心”挖过来。写不出好剧本,一切都是空谈。

与此同时,他还留下了几个重要项目:一是《七仙女》的剧本——也就是上辈子大火的《欢天喜地七仙女》。

二是投资《武林外传》。这部剧当年是真的寒酸,演员们的服装像是从地摊淘的,布景更是拮据到不忍直视。

导演尚进原本拍的是都市情景喜剧,突然转型拍古装,不被看好也是情理之中。

可王轩知道,只要投入得当,这部剧的潜力无比巨大。

临行前,王轩还特意走访了一趟表舅家,嘱托了几句。

又抽空去了高媛媛那儿,给她注入了不少正能量。

媛媛一向文静,心里藏事多,正需要有人开导。

而范小胖自然也没落下,两人都住在三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王轩来回跑,也算是尽到情分。

就这样,带着对未来布局的周密规划,也带着几分过年特有的孤寂与淡然,王轩离开了喧嚣的京城,飞往大洋彼岸的洛杉矶。他很清楚,自己的舞台,不会局限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