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情世故

王轩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去《音乐时空》完全没有犹豫。

上午,《浔阳》剧组的拍摄按计划结束。王轩正好有下午空档,就去了豫章录节目。

录制过程几乎流水线作业:化妆、走台、排练、录制。

主持人是个年轻女孩子,长相亮眼,口条流利,但问的问题老套到极点。

什么“创作灵感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对年轻观众有什么寄语”,全是听过无数遍的套话。

王轩明白,这是现在地方综艺惯例——主持人多半从新闻口子转过来,口条生硬,缺乏娱乐感。

即便如此,他还是礼貌回答,每一个微笑都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不耐烦。

节目形式单调,录制过程也没有亮点,可电视的奇妙之处在于:观众未必像明星自己那样挑剔。

等到节目播出,收视率竟然上涨了3个百分点,这在03年的地方台算是相当罕见的成绩。

王轩心里暗暗点头:就算内容平淡,明星效应依旧不可小觑。

录完节目,他没有多停留,直接乘车回剧组。

晚上有夜戏,不能耽搁。

夜色降临时气氛压抑而沉重。

今晚要拍的是女主的重头戏——所谓的“信仰崩塌式崩溃”。

剧本要求女主在遭遇重大打击后彻底失去精神支撑,一场撕心裂肺的哭戏,既要演出痛苦,又要呈现出“精神世界被摧毁”的质感。

特意安排在深夜拍摄,灯光、布景都尽量压低,营造出一种窒息的氛围。

探视室的布景已经搭建完成。

厚重的铁门“哐当”一声合上,整个摄影棚立刻陷入一种密闭的窒息感。

布景部门按照实地监狱探访室的规格打造:灰色的墙面、冰冷的铁窗、一张中间固定在地面的铁桌,椅子腿焊死,连挪动的余地都没有。

冷光灯打下来,连空气里似乎都泛着潮湿与生硬的冷意。

王轩站在监视器前,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表情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