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故事拍得很朴素,只要主题够“社会”,柏林就会买账。这也是为什么柏林的“金熊奖”,在国际舆论场里总能掀起一波讨论——它不仅是一个奖项,更像是一种“立场声明”。
总结下来,三大电影节的路线差别极大:
? 威尼斯要先锋和艺术性,哪怕票房扑街,也要“作者表达”
? 戛纳要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平衡,既能卖弄情调,又能捞足流量;
? 柏林则要政治和社会关怀,最好能引发全球舆论的共鸣。
看似在王轩面前有三条路可走,其实最大的捷径就是选威尼斯了。
所以王轩打算参加威尼斯电影节,那就得选艺术性非常强的电影才行,那就先选一部棒子国的片子:
《密阳》:2007年上映,由李沧东执导,影片讲述了女主角申爱在丧夫后带着儿子来到丈夫的故乡密阳,试图重新开始生活,但儿子却意外被绑架并杀害,她因此陷入绝望,并试图通过宗教信仰寻找救赎。
女主凭借出色的表演成为韩国首位戛纳影后,影片对人性、痛苦、信仰等主题的深刻探讨,也获得了戛纳金棕榈提名。
王轩搞定完剧本,锁入办公室的保险箱中,下午接到电话,晚上得开班会。
大学的第一次同学相聚就是开班会了,这也可能是大学同学聚的最齐的一次了,毕竟上了大学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忙,以后想聚齐就难了,以后得聚会,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到不了。
比如王轩,以后基本上就没啥时间参加聚会了,毕竟忙的很,就像02届本科班表演系的学生就很少能碰到刘天仙一样。这会儿天仙应该是拍《天龙八部》。
要不是王轩已经成了当红男歌星,这会儿肯定得去《天龙》剧组跑跑龙套,倒不是想看刘天仙,纯粹是想去证实一下“咏鹅”事件是否属实。
小主,
王轩走进教室就被认出来了,大伙还是挺热情的,都会点头打招呼。
没一会班主任田庄庄就站到了讲台上讲了一大堆正确的废话,王轩没怎么认真听,唯一记住的就一句话:不要伤害生命,不要制造生命。
这会儿还是计划生育呢,这要是后世,专家巴不得你早点生,最好是上大学就生,还要多生。缓解老龄化嘛。在专家眼里人可能真的只是工具,需要的时候要你生,不需要的时候你最好晚婚晚育。
班主任讲完后就是学生自我介绍环节了,好像这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固定项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