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接受这种形式的音乐,大家都在听邓丽君、杨钰莹、李玲玉这些吐字清晰的情歌,你,啪的一下来句,哼哼哈哈嘿。谁能顶得住。
后世原唱籍籍无名,翻唱爆红的例子简直比比皆是。李健是《传奇》的原唱,但真正把这首歌带上华语歌坛巅峰的是王非。
汪锋唱了无数遍的《春天里》,结果还是旭日阳刚让这歌一夜爆红。逗音网红小阿七翻唱的《那女孩对我说》,只刷斗音的你还以为原唱就是这网红吧。
还有邓丽君的经典《月亮代表我的心》,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也是翻唱得呢。
你能说李健、汪锋他们唱功不好?
还是说《传奇》《那女孩对我说》质量不佳?
所以,有这些典型例子在,哪怕王轩自己也不敢保证,自己把后世的火歌提前搬出来,就一定能成功。
考虑到试错成本,最好的做法就是发单曲,但是王轩没有发行渠道,只能和唱片公司合作。
大的唱片公司发行能力强,但基本不可能帮王轩发行,王轩既没关系也没有钱,所谓的遇到什么伯乐,看了作词作曲就帮忙发唱片,纯纯做梦了属于是。
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出钱录制歌曲,然后找一个小的,业绩不太行的唱片公司发行。
找录音室录歌,贵的要几万,便宜的起码也得几千。这主要取决于设备和人,当然贵有贵的道理,起码音质就好得多,编曲肯定也更高级些。
王轩这水平能记住词曲就已经是极限了,编曲需要很强的专业音乐素养,一般人很难通过听歌来判断曲子用了什么乐器。
想好搞钱的路子,时间也来到傍晚了,得去表舅家拿行李,吃完晚饭,和表舅说明找到出租房了,表舅是想着让王轩多住些日子,等以后赚到钱在搬出去,表舅妈插了一嘴,
“小轩也已经十八了,我当年十八都已经嫁给你了,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家里也不太方便。”
“小轩,晚上记得常来家里吃饭,外面吃饭也挺贵的。晚上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