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归国韩侨

她看着在场那些大多已在美国成家立业,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对故土牵挂的面孔。

“我知道,各位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

但在这里,你们可能永远只是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回到韩国,加入强盛,你们将是开拓者,是奠基人!你们的名字,将刻在韩国重化工发展的历史上!”

她给出了具体的条件:

“强盛提供等同于甚至高于你们在美国的薪资,以美元结算。

提供宽敞的住房,子女教育补贴,以及……最重要的,独立领导技术团队、实现你们技术理想的机会!”

一个名叫詹姆斯·李(原名李秉昊)的中年工程师动容了。

他在美国一家大型石化公司工作了十五年,却始终感觉有一层无形的天花板。

“郑部长,”

詹姆斯·李用韩语问道:

“您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真的能主导技术方向?”

郑秀妍郑重点头:

“李振宇会长求贤若渴,他常说,专家的事,交给专家决定。

在强盛,技术问题,由技术专家说了算。

我们需要的,是你们带回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工艺,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优厚的待遇,加上“国家使命感”和“技术自主权”的双重驱动,打动了包括詹姆斯·李在内的七名资深韩裔工程师。他们决定放弃在美国的稳定工作,举家返回韩国。

除了韩裔,郑秀妍还通过猎头,接触了几位因美国产业调整而面临失业风险的美国本土工程师,用高薪和全新的挑战吸引了他们。

当李振宇从欧洲带着数份核心设备采购合同和几位银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德国顾问归来时,郑秀妍也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名单——超过二十名拥有丰富经验的海内外技术专家,同意加入强盛。

蔚山工业区,强盛的那片土地上,开始变得热闹非凡。

建筑队日夜不停地施工,厂房的基础轮廓一天天清晰。

来自欧洲的设备部件,开始通过强盛自己的海运船队,源源不断地运抵港口。

而以詹姆斯·李、穆勒等人为首的技术团队,也迅速投入工作,审核图纸,指导安装,培训从国内各大高校和工厂招募来的年轻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