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初春,汉城,强盛总部。
李振宇坐在主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经过与韩进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他身上的草莽气似乎被磨平了些许,增添了几分真正企业家的沉稳。
“各位”
李振宇开口,声音平稳:
“最艰难的时刻,算是暂时过去了。韩进退守海运,我们掌控了陆路。
但这不是终点,甚至不是休息的时候。
我们要把这场胜利,变成实实在在的根基。
下面,大家都说说看,我们到底打下了多大的家业,未来该怎么走。”
首先站起来的是阿杰(李成杰),他如今已是强盛纺织的社长,走到悬挂的韩国地图前,用教鞭清晰地点划。
“会长,各位同仁。
依托我们强盛物流无与伦比的配送优势,强盛纺织在过去一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在汉城、仁川、京畿道乃至江原道北部,我们的‘强盛’牌纺织品市场份额已经稳定在65%以上!
特别是工装制服市场和军用被服供应,我们凭借稳定的质量和快速的交付能力。
拿到了多个地方政府和重要部门的长期订单。”
教鞭重重地点在北方区域,那里已经被标记为深蓝色,代表绝对优势。
阿杰神采飞扬的宣布下一步计划:“目前,我们的渠道已经成功突破忠清南道,正在向全罗道和庆尚道蔓延。”
教鞭指向南方。
“虽然南方是传统纺织业基地,竞争激烈,但我们的‘快速反应’和‘灵活供应’模式。
正在不断侵蚀那些反应迟缓的老牌厂商的市场。
预计到明年年底,我们在南方的市场份额能提升到15%-20%。”他的语气充满笃定。
“为了满足需求,我们在仁川和安养新建的两家现代化纺纱和织布厂已经投产,员工总数超过1500人。
去年,强盛纺织实现营业额38亿韩元,净利润达到6亿韩元!”
这个数字在1968年的韩国,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纺织公司来说,堪称惊人。
阿杰最后看向李振宇,语气带着敬意:
“会长,纺织板块已经成为集团最稳定的现金牛和最坚实的后盾。
我们有信心,在三年内,让‘强盛’品牌成为韩国纺织业的领头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