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慢条斯理地吃着,阳光晒在他的背上,暖烘烘的。
他一边吃,一边随意地看着窗外。
楼下的银杏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几个穿着整洁的老人在树下慢悠悠地散步聊天,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地驶过。
没有小车的喇叭声,没有急匆匆赶路的西装革履,一切都慢得让人心醉。
这种平淡甚至有些寡淡的日常,对他而言,却成了最奢侈的享受。
他那些生意场上的“朋友”们,总说他该换个大别墅,配上游泳池和网球场的那种,才配得上他现在的身份。
但他偏不。
他反而越来越喜欢这个小窝。
这里没有公司里那种无处不在的、需要时刻维持的“社长”气场。
没有需要应酬的访客,只有完完全全属于他李振宇个人的空间和时间。
在这里,他可以只是李振宇,一个睡了懒觉、需要自己煎蛋填饱肚子的普通人。
吃完东西,洗干净盘子,他泡了杯淡茶,窝在窗边那张有些年头的单人沙发里,打开了那台老式的真空管收音机。
调频旋钮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很快,一个声音甜美的女声传了出来。
正在播报新闻,无非是些经济复苏、政府举措、国际形势之类。
他听着,却不往心里去,只是让声音作为背景音填充着房间的空寂。
听腻了新闻,他换了个台,一阵咿咿呀呀的唱腔传出。
是盘索里。
这种传统说唱艺术,节奏缓慢,唱词悠长,若是平时,他肯定没耐心听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此刻,在这慵懒的午后,那独特的嗓音和鼓点,竟意外地贴合他的心境。
他闭着眼,手指在沙发扶手上随着节奏轻轻敲打,几乎又要睡过去。
听了会儿收音机,他又从旁边的矮柜里翻出几本书。
不是那些枯燥的经济学着作或者管理丛书,而是一些闲书。
他拿起那本地图志,随意地翻看着。
前世,他为了那个文凭,被迫在大学里啃那些令人头痛的微积分、宏观经济学。
每天愁眉苦脸,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毕业证,对知识本身毫无兴趣,甚至深恶痛绝。
那种被强迫学习的感觉,糟糕透顶。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现在学东西,全凭自己的喜好。
他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突然产生了兴趣,就去淘换这些旧书来看。
他想知道远在美洲的那个老渔夫到底怎么样了,就去读海明威。
他甚至因为某次生意接触而对船舶制造产生了些许好奇,琢磨着是不是该去找点相关的普及读物来看看。
更让他高兴的是,脑海里的金手指似乎给予了他过目不忘的能力。
无论是文字、数字还是图像,只要他集中注意力看过一遍,就能清晰地刻在脑子里。
前世要有这本事,何至于为考试熬秃了头?
现在,他用这能力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因为感兴趣,所以学得进去。
因为学得进去,再加上这过目不忘的本事,效率高得惊人,真正的事半功倍。
这种纯粹为了愉悦自己而汲取知识的感觉,美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