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外部发展

崔律师人脉广泛,处事圆滑,且口风极紧。

李振宇以高额年薪和“特别活动经费”聘请他作为强盛纺织的“特别顾问”,实际负责与政界人物的秘密联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让崔律师仔细研究了汉城地区的政界人物,重点关注那些有潜力、有上升势头、但目前可能缺乏资金支持的中生代政治家。

他倾向于投资“未来”,而非仅仅巴结现任实权者。

金永泰议员。

时年四十五岁的国会议员,属于执政党内的少壮派,在国会工商委员会拥有一定影响力,但背景并非大财阀,资金不算雄厚。

崔律师在一个私人沙龙上,“偶然”结识了金议员的秘书。

几次“愉快的交流”后,一笔以“支持金议员地区发展事业”为名的政治捐款,通过一个看似无关的文化基金会,悄然流入了金议员的政治账户。

李振宇看中的是他在中央层面的影响力和未来的上升空间。

朴成贤局长。

汉城市工商局的新任局长,年轻有为,技术官僚出身,对推动本地产业发展有热情和想法。

李振宇没有直接给钱,而是通过崔律师,以“强盛纺织”的名义,向朴局长主导的一个“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扶持计划”捐赠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并承诺提供技术专家进行指导。

这笔捐赠公开透明,赢得了朴局长的好感和信任,为强盛日后在本地争取政策优惠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李振宇深知,单纯给钱关系脆弱。

他更注重创造共同利益。

例如,他邀请金永泰议员参观改革后焕然一新的强盛工厂,展示现代化企业的形象和解决就业的成果,这成为金议员可以拿来宣扬的政绩。

他也向朴成贤局长提供行业内部的一手信息和数据,帮助其更好地制定政策。

这种资源共享和利益捆绑,使得关系更加牢固。

在向上攀附的同时,李振宇丝毫没有忽视底层的力量。

他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基层的稳定和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李振宇开始唱红脸,进一步提升了工人的福利待遇。

改革后效率提升带来的部分利润,被用于提高食堂伙食标准、增设工龄津贴、建立员工子女奖学金制度。

他成立了由自己直接领导的“员工关系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是朴大勇的心腹,负责处理工人纠纷、发放额外补助,同时也暗中收集厂内外的各种信息,确保对基层的动态了如指掌。

强盛的工人工资高、福利好,但管理也更为严格,工人们对李振宇既感激又敬畏,忠诚度极高。

强盛纺织所在的城东区,是传统的工业区兼棚户区。

李振宇拨款成立了“强盛社区发展基金”,由崔律师负责管理。

基金的钱用于修补区内的道路、资助孤寡老人、在节日给困难家庭发放生活必需品。

虽然钱不多,但覆盖面广,迅速为强盛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区内的一些小型运输队、建材店、餐馆,都开始依赖强盛的生意。

这种经济上的渗透,使得强盛在本地基层拥有了隐形的号召力。

李振宇并没有试图清除本地的所有灰色势力,而是选择性地吸纳和利用。

对于那些听话、能办事的小头目,他让朴大勇出面,给予一些厂区周围的“业务”(如部分原材料运输、厂区垃圾清运等),将他们纳入强盛的利益链条。

对于不识相、试图捣乱的,朴大勇则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强盛周围环境的“清净”。

这套组合拳下来,强盛在城东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