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朱墙内外

清朝小说集 黄佳华 1247 字 20天前

乾清宫东暖阁内,烛火摇曳。赫舍里跪伏在青砖地面上,膝盖传来冰凉的触感。这是她入宫第三日,第一次被召至御前。

“抬起头来。”

那声音低沉威严,却又透着几分温和。赫舍里缓缓抬头,只见御案后坐着一位身着明黄便服的年轻男子——正是当今天子康熙皇帝。他手中握着一卷奏折,目光如炬地打量着她。

“听闻你在满汉文试中拔得头筹,索额图推荐你入宫为女官。”康熙将奏折放下,“朕很好奇,一个包衣奴才家的女儿,如何精通两国文字?”

赫舍里心跳加速,却强自镇定:“回皇上,奴婢父亲曾任笔帖式,自幼教导奴婢满汉文字。后来家道中落,父亲仍坚持每日授课,说是……天下大势,满汉终将融合。”

话刚出口,她便后悔了。这样大胆的言论,在满汉分明、满臣为尊的朝廷中,可谓大逆不道。她偷眼看向皇帝,却发现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恢复如常。

“有趣。”康熙唇角微扬,“明日开始,你负责整理南书房奏章,朕要看看你的真才实学。”

“奴婢遵旨。”赫舍里深深叩首,额头触地时,一滴汗珠悄然滑落。

次日清晨,赫舍里便开始了在御前的工作。南书房内堆满了来自各部院和各省的奏折,满文汉文混杂,她需按轻重缓急分类整理,再呈皇帝御览。

“赫舍里姑娘,这是兵部刚送来的急报。”一名小太监递上一封火漆密封的奏折。

赫舍里接过,发现是满文所写。她眉头微蹙——兵部尚书王熙是汉臣,向来只懂汉文。若这是紧急军情……

她犹豫片刻,取出一张白纸,迅速将满文译成汉文,唤来另一名太监:“将这封译文速送王大人处,就说……皇上命我先译出来供他参考。”

太监领命而去。赫舍里不知,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康熙看在眼里。他本欲责问,却在听到“供他参考”四字时停住了脚步。

“皇上?”梁九功小声询问。

康熙抬手示意噤声,转身离去,眼中却闪烁着若有所思的光芒。

一连数日,康熙都暗中观察着这位新晋女官。他发现赫舍里不仅偷偷翻译满文奏折给汉臣看,还时常在两族大臣争执时,巧妙地将双方言语转译得更为婉转。

这日朝会,满臣明珠与汉臣王熙因治河方略争执不下。

“汉人只知筑堤,不知疏通!”明珠怒道。

王熙虽不懂满语,但从明珠神情已知其意,当即反驳:“满人只知骑射,岂懂水利!”

眼看冲突升级,站在一旁记录的赫舍里突然开口:“明大人是说,王大人提出的筑堤方案还需考虑汛期分洪之需;王大人则强调堤防稳固乃治河根本。”她将双方言语转译得既保留了原意,又缓和了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