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逐步稳住政权

清朝小说集 黄佳华 1616 字 20天前

紫禁城的夜,静得能听见风拂过琉璃瓦的声响。孝庄太后立在慈宁宫窗前,望着那轮被薄云遮掩的弯月,眉头微蹙。多尔衮病逝后,这偌大的皇宫看似平静,底下却涌动着无数暗流。

“太后,皇上到了。”苏麻喇姑轻声禀报。

孝庄收回思绪,转身时已换上慈和神色。十三岁的顺治帝福临身着明黄龙袍踏入殿内,眉宇间初现帝王威仪,却仍掩不住少年特有的稚气。

“儿子给母后请安。”福临规规矩矩行礼。

孝庄伸手扶起他,指尖触及儿子单薄的肩膀,心中微痛。这孩子在多尔衮摄政的阴影下长大,如今刚刚亲政,却要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

“坐吧。”孝庄示意宫人退下,只留苏麻喇姑在旁伺候,“今日早朝,可还顺利?”

福临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不安:“索尼递了折子,说镶黄旗佐领阿济格私下联络旧部,似有不轨之意。”

孝庄眼中寒光乍现,又迅速隐去。阿济格是多尔衮胞兄,虽被削去爵位,却仍有一批死忠。她轻抚茶盏边缘,温声道:“皇上怎么看?”

“儿子……儿子想听听母后的意思。”福临低下头。

孝庄轻叹一声,伸手抚过儿子额前垂下的发丝:“你是天子,该有自己的决断。母后只能帮你参详,不能替你做主。”

窗外一阵风过,吹得烛火摇曳。福临抬头,眼中多了几分坚定:“那阿济格既已获罪,却仍不知收敛,当严惩以儆效尤。”

“理是这个理。”孝庄微微颔首,“但如今朝局不稳,若操之过急,恐生变故。”她顿了顿,“明日早朝,你且先调阿济格去盛京任职,远离京师。至于他的党羽……”

“儿子明白了。”福临眼睛一亮,“可分而化之。拉拢可用之人,孤立顽固之辈。”

孝庄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这孩子天资聪颖,只是缺乏历练。她示意苏麻喇姑取来一份密折:“这是鳌拜递来的,多尔衮旧部近日频繁聚会,怕是在谋划什么。”

福临接过密折,手指微微颤抖。孝庄看在眼里,柔声道:“怕了?”

“不是怕。”福临摇头,“儿子只是……恨自己年幼,不能像太宗皇帝那般雷厉风行。”

“你父皇登基时也才十六岁。”孝庄握住儿子的手,“治国之道,在于刚柔并济。明日早朝,母后会与你一同临朝。”

福临眼中闪过惊喜:“母后要垂帘听政?”

孝庄摇头:“不,母后只坐在屏风后。你要学会自己面对那些老狐狸。”

次日五更,太和殿外已候满了文武百官。顺治帝端坐龙椅,稚嫩的面容在冕旒下显得格外严肃。孝庄太后隐在屏风之后,透过缝隙观察着朝堂动态。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中。

兵部尚书出列:“启禀皇上,山东巡抚上报,黄河决堤,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请朝廷拨银赈灾。”

福临看向户部尚书:“库银可还充裕?”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回皇上,去年征战耗费巨大,如今库银仅余八十万两……”

“先拨三十万两赈灾。”福临果断道,“另从内帑拨十万两。人命关天,不容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