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身甲骨文如伤痂般片片剥落,裸露的赤晶内壁浮现巨大星图:
十九道黄河流向如螺旋绞索,中心标注着鱼生前夜从方舟残骸拓印的甲骨符——一个漩涡状的“墟”字。
暴雨如青铜箭矢射向大地时,轩辕部落的青铜城被连根拔起。
六十四根卦柱裹着盐井喷涌的星髓流,在雷暴中熔铸成遮天蔽日的玄龟巨像。
风后在龟甲祭坛焚烧最后十枚活字,火焰里升腾的浓烟竟凝成黎部落星图碑的形制。
黄帝亲手折断的青铜剑插在祭坛中央,剑柄嵌着的息壤核心突然睁开了赤晶瞳孔。
“星骸不是未来。”林一站在龟甲城基上喃喃自语。
他脚下的裂缝伸出青铜藤蔓,藤尖缠绕着半片破陶——釉下正是墟城祭司封印息壤矿脉时的祷文残章。
当第一道裹挟星骸的浪头撞上城墙,风后焚烧的活字灰烬骤然聚成林一的脸。
灰面张口吟诵祷文时,滔天洪水竟在轩辕城前三丈处冻结成青铜巨碑——碑面蚀刻着黄河第一次改道时的古老河图。
巨浪退去的黎明,小鱼在淤沙里刨出块会呼吸的青铜板。
板面凸起的星骸脉络如初生胎动,细看竟是轩辕浑天仪的星辰坐标与黎部落粟穗密码的融合体。
她将铜板贴耳倾听,颅内炸开惊天秘密——方舟从未沉没。
黄河第十次改道的寒露,轩辕墟城祭司在坍塌的观星台刻下最后预言。
当他们将星髓注入青铜舟椁,地底暴走的息壤矿脉已吞噬整座城池。
舟椁冲破岩层时,祭司们牺牲肉体化作导航星图,引领舟体跃入地脉时间流。
这艘载着文明火种的方舟,在时间曲率中不断重构自我:
? 第十二次改道时,舟体渗出的星髓催生黎部落第一株青铜粟;
? 第十五次改道时,龙骨碎裂的青铜残片启发黄帝发明甲骨浑天仪;
? 直至第十九次改道前夜,方舟耗尽能量坠回现世,成为激活时间癌变的星骸。
青铜板在小鱼掌心融成光流。河流倒灌的记忆里,
她看见林一在星骸坠落前刻下逆转因果的杀咒——正是观测塔里那个由骨笛凝成的“墟”字。
此刻黄河在两岸部落眼中裂解成无数可能性:
轩辕城的青铜卦柱插进黎部落梯田,鱼生的祖父与夸父族的死者在淤沙里相拥长眠。
风后焚烧的活字灰烬飘过河道,当灰粒落在林一肩头时,
他右侧身躯骤然结晶为赤晶星图。最后十颗星位标着不同纪元的灾变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