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力扳手?”林一和旁边的几位技术员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是的。”施密特先生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熟练地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这种扳手,或者说是一种高精度的螺丝刀,
它的核心功能不在于拧紧或拧松,而在于控制施加的扭矩——也就是扭力。
它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或机械结构,可以预设一个极限扭力值。
当拧紧螺丝达到这个预设值时,扳手会发出‘咔嗒’声提示,
或者内部机构会打滑,从而防止用力过度,损坏精密的螺丝或零件。
这在钟表、精密仪器、飞机发动机等装配领域是必备工具。”
他顿了顿,用粉笔点了点锁芯划痕的照片:
“如果……有人恶意调整了这种扳手的限力值,
或者更关键的是,为其配备了一个非标准的、经过特殊打磨的、硬度极高的工作头……
那么,它就可以在看似正常拧动的情况下,
在锁芯内部脆弱的弹子或叶片上,留下这种特定的、不易察觉的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不会立刻让锁失效,但会在特定角度或受力下(比如水中挣扎)导致锁舌无法回弹或卡死。
至于那个水箱阀门上的拧动痕迹……要想在不留下明显工具刮痕的情况下将其拧到极限位置,
用这种可以精确控制扭矩的限力扳手,也能完美解释,甚至是最优选择。”
“限力扳手!”林一心中剧震!
这是一种专业性强、价格昂贵、绝不常见于普通家庭或木工工具箱的工具!
它的出现,极大地缩小了凶手的身份范围——
凶手必须能经常接触到这类专业工具,并且懂得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甚至可能拥有自定义或改造工作头的能力!
凶手的技术背景画像,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几乎是前后脚,指纹处理小组那边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经过对各种强化处理后的指纹照片进行反复比对、叠加分析,
并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械辅助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