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双面人生:沉默键客的隐秘轨迹一

他面前摊着电台管理层提供的、那份堪称“道德模范标兵”的周鸿安履历表——干净得像一张从未书写的白纸。

“狗屁!” 韩笑低声咒骂一句,将那份报告揉成一团,精准地扔进了墙角的废纸篓。

“老刘!杜冲!给我进来!”

调查机器全力开动,数路精干探员如同触手般伸向周鸿安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 电台内的“模范”画像(表面):

? 经理室内的对话: 英籍经理帕克逊先生用带着雪茄味的口音强调:

“周是个…非常安静、非常可靠的人。三十年,零失误!

像…像你们中国人说的,老黄牛!他的死,

是电台的巨大损失…当然,绝对是…不幸的意外。”

他的眼神闪烁,更关心的是电台声誉和如何尽快平息事端。

? 同事间的窃语: 年轻报务员小张在韩笑逼视下,紧张地搓着手:

“周师傅…人挺好的,就是…不太合群。下班就走,从不参加我们的活动。

技术没得说,就是…最近好像特别累,有次抄报差点出错,额头上都是虚汗…”

另一个老报务员则嘀咕:“老周啊…性子闷,但心细。

他那个密码本…当宝贝似的,谁也不让碰。

说是工作笔记,可我看那上面的鬼画符…不像摩尔斯码…”

宿舍区的初步勘查(暗流初现):

韩笑亲自带队,来到虹口区那条充斥着煤球炉味、马桶刷洗声和小孩哭闹的拥挤里弄。

老周的宿舍在一栋斑驳的石库门建筑二楼,狭窄、阴暗、潮湿。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霉味、旧书报和廉价烟草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小得令人窒息,一床、一桌、一椅、一个掉漆的衣柜,便是全部家当。

一切都摆放得异常整齐,甚至可以说刻板——被子叠成标准豆腐块,

桌上的铅笔按长短排列,连暖水瓶的把手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这种极致的秩序感,在韩笑看来,恰恰折射出主人内心可能存在的巨大焦虑和强迫症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