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香氛迷链:致命馈赠的溯源一

? 质谱分析(MS): 将样品分子打碎,分析其碎片离子的质荷比,

如同破解分子的“指纹”,推断其分子量和可能的结构。

当看到某个馏分的质谱图出现m/z 319.1的分子离子峰以及一系列特征碎片离子(m/z 302, 284, 256…)时,

林一的目光凝固了——这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及其衍生物的典型特征!

一种剧毒神经毒素,极微量即可阻断神经信号传导,导致呼吸肌麻痹和死亡!

? 红外光谱(IR)与核磁共振(NMR - 尽管1930年代此技术刚萌芽,

但林一实验室有早期原型机: 进一步确认官能团和碳氢骨架。

他发现TTX被某种复杂的有机酸修饰过,增强了其脂溶性和皮肤渗透能力。

?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荧光检测器:

用于分离和检测极性的、具有天然荧光的成分。

他发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来自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某种幽灵兰(Ghost Orchid)的花蜜萃取物,

这种萃取物本身具有轻微的致幻和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

并能与TTX衍生物产生协同效应,加速毒素吸收。

? 元素分析仪: 检测出另一种关键成分含有高比例的硫和一种特殊的金属催化剂。

林一推断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基于有机硫醇和某种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渗透增强剂”,

它能极大地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如同为毒素打开了一条高速通道。

? 生物测定(Bioassay): 他将微量的最终复合物涂抹在实验小鼠的剃毛皮肤上。

小鼠在极短时间内(几分钟内) 出现肌肉震颤、呼吸急促、

继而瘫痪、死亡的症状!毒性发作极快,效果骇人。

3. 机制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