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撕裂的圣心·旧案爪痕一

他用长柄镊子和羽毛刷,极其小心地收集地面石灰粉圈的样本,装入玻璃瓶。

不仅取样,还观察其铺设的均匀程度和边界清晰度,判断凶手行事之冷静从容。

他蹲下身,以极低的角度,用强光手电筒侧向照射尸体周围的地面,仔细观察灰尘的分布与痕迹。

发现除了清洁的痕迹,还有几处模糊的、非鞋底的拖拽印记(可能是包裹物或凶手特殊着装?),

以及一些极细微的、亮晶晶的碎屑(玻璃?水晶?),他用粘性胶带小心取样。

?他对准尸体跪姿的膝盖和脚背压力点,进行了立体测量和拍照,

确认尸体重量完全由这些点支撑,是死后精心摆弄无疑。

2. 尸体表面检验:

腐败程度: 林一的手指隔着橡胶手套,轻轻按压尸体的腹部,感受其下的气肿和波动感。

他翻开死者眼睑,使用手持式角膜显微镜观察角膜混浊度(“角膜完全混浊,无法透视虹膜…”)。

他用温度探针插入肝脏区域(通过伤口),测量核心温度。

综合所有数据,他在脑中飞速计算:“…环境低温显着减缓了腐败进程…

但根据尸绿扩散范围、静脉网明显程度、以及角膜状态…

死亡时间应在60至72小时之间…即大约三天前的深夜。”

捆绑状态:

? 他对绳结进行了360度显微拍照,每个角度都不放过。

他注意到绳结的每个环扣都极其匀称,收紧的力度一致,显示出凶手冷静到可怕的耐心和稳定手法。

他提取麻绳纤维时,不仅发现异色纤维,

还注意到麻绳本身浸渍过某种油脂(防水?防滑?),取样送检化学分析。

口腔内圣饼: 他镊取圣饼时,注意到圣饼底部与舌头接触部分有轻微溶解痕迹,

显示是死后塞入,但塞入时尸体尚未完全冰冷。

他小心收集了口腔内的所有唾液和残留物。

指甲缝残留物(关键物证强化): 在体视显微镜下,

那“红褐色粘土”呈现出独特的矿物结晶形态和掺杂的极细植物碎屑;

“深蓝色丝绒纤维”则显示出高捻度、有光泽的特征,并非廉价货色。

林一立即判断:“…粘土…非本地常见,似耐火砖或特定陶瓷窑址周边所有…丝绒…高档礼服或窗帘衬里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