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试管里的亡魂一

“老姜!封锁现场!杜冲!带人走访邻居!

查!昨晚到今天!有没有听到异常动静!看到可疑人员!”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几片较大的纸屑。

纸片上的字迹潦草而熟悉(通过陈博士助理小吴描述确认):

? 一片写着:“…副作…不可逆…”

? 一片写着:“…肝…肾…衰竭…”

? 一片画着一个扭曲的分子结构式,旁边标注:“…X-587…致命…”

? 一片写着:“…人体数据…掩盖…”

韩笑的心脏猛地一缩!

陈博士!他果然知道!他果然在收集证据!他…他遭遇了不测!

“林博士!快!需要你!” 韩笑对着通讯器低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法租界中央巡捕房,林一临时实验室。

那张巨大的不锈钢工作台,此刻被彻底清空,

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铺着白色绘图纸的拼图台。

上面,如同遭遇了一场暴风雪,铺满了从陈博士书房带回的数千片纸屑,

它们颜色各异,大小不一,承载着被撕裂的真相,等待着重见天日。

林一站在工作台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水,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和无限的耐心。

他换上了洁白的实验服,袖口挽起,戴着一副超薄的棉纱手套。

他的工具不是鼠标和键盘,而是镊子、放大镜、微型标签、以及一双稳定如磐石的手。

1. 初步分类:纯手工的精密筛选

? 他首先根据纸张的颜色、质地、厚度、以及纸张背面的印刷底纹

(许多笔记是写在德康内部报告的背面,底纹有特定图案),进行最初步的物理筛选和分区。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他像对待考古发掘的碎片一样,

小心翼翼地将可能属于同一来源的纸片归拢到不同的区域。

? 接着,借助高倍率带灯放大镜,他根据笔迹的墨水颜色(蓝黑、纯蓝、红笔)、

字迹的粗细、书写力度、以及字母和汉字的特定写法习惯,进行二次精细分组。

他将具有相似笔迹特征的碎片,用微型标签标记后,放入一个个小玻璃培养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