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密封层…用来隔潮、保护内容物…”
韩笑将油纸片小心夹起,对着昏暗的光线,
“这种材质和厚实程度,像是用于包裹昂贵或有特殊保存要求的物品,不像是普通货物包装。”
他将其小心装入另一个专用防水证物袋。
这张小小的残片,如同沉默的告密者,暗示着在这片腐臭的水域之下,
曾经包裹着属于“水上漂”和赵阿四的禁忌之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韩笑拿着装有赤铁矿粉样本、沾着泥水的油纸残片、
以及现场照片匆匆赶回“福生记”货栈附近与林一会合时,
他的发现与林一刚取得的关键突破瞬间合流。
林一并未进入“福生记”那充满谎言与惊惧的前院。
他直接通过公共租界工部局尘封已久的旧档案室。
在一摞布满灰尘、纸页发黄变脆的《沪西公共租界早期铁路专线建设档案(1920-1928年)》中,
林一精准地找到了被忽略的附录图纸——
“苏沪联运小型货物运输支线(信通面粉厂专线)规划总图”。
泛黄的蓝晒图纸上,一道细如血管的黑色实线,
从地图中部的“信通面粉厂”厂区核心仓库位置,如同一条潜伏的毒蛇,笔直地延伸出来,
穿过早已倒闭的厂区围墙外被标识为“公共货场”(即现“福生记”货栈所在地)的区域边缘,
再沿着一条规划的小路(早已荒芜无路形),最终抵达地图北部边缘一个点——
“信通码头”(即韩笑刚勘察完的三汊口废弃点)。
图纸右下角的工程标识清晰地注明:本专线采用0.6米窄轨距(非标准轨距),
设计用于小型蒸汽机车或人力/畜力推送短程运输,连接内河码头与仓库。
档案标注:1928年,因苏沪铁路干线调整及面粉厂倒闭,
该支线完全废止。钢轨枕木应于1930年被官方回收……
纸面上的“废止”,就是彻底的消失吗?
答案在“福生记”货栈那道隔绝后院的高墙前揭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