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雷霆万钧的漕运审计,如同在沉寂的死水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整个大名府官场为之震动。
那份附有铁证的紧急奏报送往京城的同时,陈远并未停下脚步。他深知,打铁需趁热,必须在对手从最初的震惊中反应过来、组织起有效反扑之前,建立起更坚固的阵地。
漕运分司的案子,由沈炼带着锦衣卫继续深挖、审讯、固定证据。而陈远,则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关键目标——大名府府库和税务征缴体系。
如果说漕运是帝国的动脉,那么府库和税务就是心脏和造血系统。这里的问题,同样触目惊心,且与漕运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远搬到了大名府府衙附近的一处官廨,挂上了“大明皇家资产管理总公司大名府数据核查公署”的牌子。这块不伦不类的牌子,此刻却带着一种令人生畏的权威。
他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直接去查封府库账册,而是发布了一道命令——“数据上报令”。
命令要求大名府下辖所有州县,必须在五日内,按照他统一制式的表格,上报本州县最新的、最详尽的户籍、田亩、税赋、仓储、徭役等数据。表格设计得极其精细,几乎杜绝了模糊上报的空间,并且要求州县主官签字画押,保证真实性。
这道命令一出,下面立刻炸开了锅。
以往的朝廷文书,多是原则性要求,下面自有“套路”应付。可陈远这表格,每一项都要求具体数字,环环相扣,想要做假,就得编造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数据链,难度极大,且极易在交叉比对下露馅。
“这陈远是想逼死我们吗?”
“如此细致的数目,如何填得出来?”
“就算填出来,岂不是将自家的底细全都暴露给他?”
抱怨、推诿、拖延,各种消极抵抗层出不穷。
陈远对此早有预料。他同时使出了第二招——“标杆立信”与“末位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