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6章 黄埔军校!

明堂,如今已成了进京赶考学子的必到之地。

孩子们在明堂里玩闹、读书的模样,都被画匠捕捉下来印在《明刊》上。

成了大明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最近一期的封面上,是两个笑得明媚的小丫头,周丫丫和虎小妞。

也正因这个封面,大明的百姓才知道了她们的父亲,周遇吉与虎大威。

两个足以称作大明定海神针的猛将。

明堂在不断扩建。

因为来的人越来越多。

年纪大些的课业繁重,小不点们则整日疯跑。

崇祯很大方,因为他现在很有钱。

孩子们吃得非常好,穿得也不差。

不过他特意下旨,用料不许奢华,粮食不得浪费。

刚踏进明堂的大院,一个满脑袋雪花的小人儿便“扑通”摔在他的脚边,是周丫丫。

辽东长大的孩子见雪最是欢喜,她正带着伙伴堆雪人。

见到皇帝,赶忙从地上爬起来,乖乖行礼。

简单问了几句他们的课业,崇祯又去了年纪大一些的课堂。

明堂伙食虽由御膳房提供原料,但运作完全独立。

掌勺的是三十余岁的赵敏,不是倚天里的那个,而是辽东猛将满桂的妻子。

这是一个能写进史书却几乎没留下名字的女子。

她进京时带来了两个孩子。

满孝明,十四岁,高得吓人,正拎着石锁练肌肉,

满孝贞,女儿,八岁。

崇祯看他第一眼就知道,这小子长大了,绝对是第二个满桂。

果然,还没等他说话,满孝明便跪地行礼,然后憨憨地来了一句。

“俺要参军,回辽东打建奴。”

下一刻就被他娘一巴掌拍了回去。

“想要参军,等到十八岁通过夫子的考试才行!”

满孝明当场傻眼。

对他而言,握刀如呼吸,握笔如要命。

崇祯很是欣慰,勉励了几句,又往后院走去。

院子里有个五岁的小屁孩当场拉屎,被教训得一边哭一边蹲。

他叫赵小泉,是赵率教的孙子。

崇祯一进门,他屎还没拉干净就跪下行礼,小鼻子上都沾了雪。

孙传庭的儿子孙东启今年七岁。

曹文诏的女儿曹明漪十七岁,漂亮是漂亮,可她刚才训斥赵小泉训得那叫一个凶。

周围的小屁孩看她的眼神无不畏惧。

毕竟,曹文诏的闺女,你能指望温婉到哪儿去?

周遇吉的儿子周壮倒是一脸憨厚的傻笑。

与这些粗糙的小家伙不同,孙承宗的孙儿孙女站姿、礼仪、言语都有板有眼。

崇祯看着他们,心底忍不住叹息。

历史上孙家死绝,这些活生生的孩子,全被埋在尘埃里。

其他孩子还有,洪启元(12岁)、洪若渝(8岁),洪承畴的子女。

左明玥(7岁),左良玉的女儿。

黄继武(11岁),黄得功的儿子。

祖克威(13岁),祖宽的儿子。

祖绍毅(9岁),祖大寿的孙子。

黄麂(17岁),黄道周长子(唯一史书留名)。

黄道周的次子、三子,史书无记载。

最特别的是秦良玉的孩子。

他们穿着土家族的衣裳,一来就显得与众不同,而且人数最多。

马万年(6岁)、马兴邦(5岁),秦良玉的孙子。

秦振邦(9岁)、秦安姝(7岁),秦邦屏的孙辈。

秦守业(7岁)、秦明蕙(6岁),秦邦民的孙辈。

还有正在吃奶的小家伙们若干,加起来足有十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