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42年,燕军犯赵,赵武灵王

前242年,燕军十万犯赵,庞煖率军抵之。

于常山东垣,深沟高垒以待燕军。

此战中,赵兵多用强弓劲弩射燕,其伤亡甚重。

无论攻城战、野战燕军皆不利。

后撤,遭遇李牧军。

又撤,遇庞锾军,战大败。

此战杀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

前236年,赵攻燕,拔狸、阳城。

赵悼襄王时,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

秦国

前269年,秦攻赵阏与,赵将赵奢领兵大破秦军。

前269年,秦又攻赵几,赵将廉颇击败秦军。

前257年,秦乘长平之战的胜利,进围赵都邯郸,赵联合魏、楚大破秦军。

前241年,赵庞煖组织合纵攻秦,拔寿陵。

前233年,秦攻赵,赵将李牧率师与秦军战于肥,秦军大败。

前232年,秦又攻赵,赵将李牧迎战秦军,击破秦军于番吾。

修筑长城

赵长城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战国时期赵在邯郸境内沿漳、滏之滨修筑的南长城,邯郸境内遗迹尚未发现。

保留比较好的一段在内蒙古包头至石拐公路10公里处。

大约在赵武灵王二十至二十六年(前306-前300年)修筑。

站在土筑长城之上眺望,可隐约看到这段从大庙起,东向边墙壕村,西向昆都仑区的古迹。

社会

赵国历经战乱,首都几遭侵扰,四周诸国虎视眈眈。

这一切迫使赵人分外的团结、耐苦、善战,也只有如此才能生存。

相反,齐国偏安胶东,无外患之忧,国人怯战。

外交

战国中期,赵国为了对付楚、齐、魏三国的联合,采取了“结秦,连赵、宋之交”的外交策略。战国后秦赵关系由外交修好转换到直接决战。

1

赵成子

赵衰

不详─前622年

被晋文公封为大夫

2

赵宣子

赵盾

前621年─前601年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

3

赵庄子

赵朔

前600年—?

赵朔并未受诛,《史记》记载有误

4

赵文子

赵武

前581年—前541年

5

赵景子

赵成

前540年─前527年

14

又作赵景叔

6

赵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