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紧紧捆起柴草垛,参星已升在天边。今夜究竟是何夜?能与良人喜相见。你啊你啊好激动,面对良人怎么办?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紧紧捆起喂马草,参星已移东南角。今夜究竟是何夜?如此相遇真奇妙。你啊你啊心慌乱,这般邂逅怎么好?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紧紧捆起荆条束,参星低垂照门户。今夜究竟是何夜?得见美人颜如玉。你啊你啊别慌张,面对佳人当何如?
“束薪”“束楚”二意象,在《诗经》中常常作为男女成婚的隐喻而出现,因此这首《绸缪》的主题就与婚事有关。
诗中三次出现“三星”的意象,是因古人将星相和历法、人文相结合,通过观测“三星”在夜空中的位移决定男女成婚的吉日。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皆运用叠章手法。
学者对“良人”一词的解释虽存在分歧,但却不妨碍对整体诗意的把握。
各章后半部分连发两问,实际上是表达诗人见到“良人”,并与她共度新婚之时的甜蜜和愉悦之情。
“今夕何夕”一句,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被多次引用或化用,堪称千古名句。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代某天的傍晚时分,诗中的新人忙碌一整天虽然太辛苦了,但为了洞房花烛,遂立即傍晚成亲,于是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作者为贺新婚而创作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感受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大约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就是这样子的。
《读诗臆评》:“淡淡语,却有无限情境。”
《诗志》:“淡婉缠绵,真有解说不出光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许多诗篇的开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深远意境,或热烈奔放,或含蓄隽永,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名句。
6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独自流浪好凄清。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