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381继位377蜀伐楚375魏韩郑371魏370卒

(一)继位

公元前381年,是我继位的那年。

就在楚军于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谥号“悼哲”。

在他死后,贵族大臣作乱攻杀吴起。

我即位后,诛灭乱党、打击贵族势力。

但吴起变法的绝大多数政策被废止,改革宣告失败。

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就在楚军于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

吴起前往治丧处,仇视他的楚国贵族们纷纷用箭射吴起。

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马上喊道:“群臣作乱,谋害我王。”

贵族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

楚悼王的丧事料理完后,我作为楚悼王的儿子继位,是为楚肃王。

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

我根据这条法规,命令尹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并收回其封地,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我在平定动乱之余,收回了这些作乱大臣的封地。

当时,封君权力较大但没有发兵权,因此乱臣之一阳城君逃跑后,他的好友孟胜只能率一百八十名墨家子弟为他守卫封地。

我派军队进攻,孟胜和跟从他的墨家子弟全部战死,而阳城君的封地也就被我收回了。

楚悼王善于识人,敢于用人,锐意革新。他任用吴起进行变法,使楚国出现了强盛局面。

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郡制

楚悼王设置宛郡,派吴起担任宛郡郡守,是楚国历史上首次出现郡的记载。

郡县制的出现,增强了楚国对边地的控制,有助于边境的攻守。

战国早期,楚国经历了从春秋采邑制向战国封君制的过渡。

到了楚悼王时期,楚国已经有了诸多封君。

他们的封地可以世袭,位置主要集中在南阳、江汉、淮颍等楚国最富庶的地区,为楚王的统治带来了阻碍。

针对这一情况,吴起变法规定在三代后收回封君封地,并将贵族迁往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封君势力。

在悼王、吴起去世后,“三世而收爵禄”的政策被废止,但封君的分封位置则趋向分散化,这其中就有吴起变法的影响。

(二)裁削

面对楚国冗官冗禄的问题,吴起裁撤不重要的闲职职位,降低官员的俸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供给,并逐渐取消世禄制,把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练军强兵。

(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