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麟目光扫过远处的田埂“这嫩江的土,比松嫩的还养人!攥一把能闻着香味,种玉米、大米都不用多施肥,亩产怕是能超两百斤。”他顿了顿,转头望向西北方向,语气里多了几分踏实“再说,跟苏俄最近也太平了,这边防没了压力,农民能安心开荒了”
邹作华微微一笑,他显然平时在屯垦平原是不会穿着这么整齐的将军制服的,因为走的匆忙,军鞋上还沾着不少泥土。他讲解道“万司令说得是!之前还担心北边不太平,得抽兵守着边境,现在好了,这片区域是屯垦第六兵团开发的,都是从关内逃荒来的庄稼人,加起来十万人,大多是从河南、山西来的,上个月刚在嫩江边上垦出三万多亩,一半种了玉米,一半种了大米。”
邢式廉恭维道“没想到邹司令干起这管理工作也是一把好手,真是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啊。”
“我是少帅的兵,少帅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邹作华摆摆手,语气平稳却透着实在“万司令,式廉兄,我这里不光有数不清的开屯农田,还有新建立的牧场,养牛的事情也一点点办起来了,
“咱们一起往前走走,逛一逛?”邹作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万福麟和邢式廉也不敢拿乔,就跟着邹作华,三人并肩往前走着,田野里无数农民正在卖力的开垦着土地。
三人在这片地前停下,邹作华快步走到田埂边,又对二人介绍道“万司令,式廉兄,您二位慢些,这田埂刚浇过水,有点滑。”他说着,指了指远处弯腰锄草的人群“这些都是第六屯垦兵团的人,那位老兄是这片土地的负责人,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做屯长,管着千八百人。这位屯长叫李华意,河南商丘人,去年逃荒来的,种地是把好手,不光自己肯下力气,还能带着大伙干。”
话音刚落,一个皮肤黝黑、穿着打补丁短褂的汉子就扛着锄头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把刚拔的玉米苗,裤脚沾着泥也顾不上擦“司令好!您看这苗,刚种下去十天就长这么高,叶子绿油油的,这嫩江的土是真养庄稼!”他说着,把玉米苗递到三人面前,眼神里满是稀罕,在关内逃荒时,别说这么壮的苗,连能下种的地都难找。
万福麟走上前,接过玉米苗看了看,又弯腰抓了把黑土,在手里捻了捻“好。。真好!这土是老天爷赏的,别糟蹋了,家里要是有老人孩子还在关内,赶紧接过来,这边安全,有地种,饿不着肚子,比在关内颠沛流离强多了。”
邹作华赶紧接话,“前面不远,我让他们种了大量的甜菜,这次的大战,少帅说了,糖厂和糖产业是立了大功的,让我们多多努力的干。”
三人继续往前走了走,边走边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