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淞沪大空战刚刚结束,日本阵地被东北空军狂轰乱炸之后,许多坚守多时的国军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黄维伫立在67师临时指挥所的掩体后,军靴深陷在混杂着血浆与泥土的烂泥里。他刚把望远镜从眼前移开,心中五味杂成。
土木系67师乃是陈诚的嫡系部队十八军十一师分离出来的,和十一师属于是兄弟部队,同属中央军嫡系。而黄维是临时接手67师师长职位的,原来的67师师长李树森在激战中数次中弹,重伤昏迷,副师长李维藩在罗店血战中英勇殉国,201旅旅长蔡炳炎率部向日军发起反击时阵亡,师内三个团长,一个阵亡,两个重伤。
等到黄维接任的时候,发现整个67师从进入淞沪时候的齐装满员,上万兵力,到如今只剩下了一千多人,连司令部的文书,炊事兵都需要拿起枪来战斗,一般的部队,根本承受不了这样大的伤亡,按照欧美的那套说法,一支部队减员三分之一,就基本上失去战斗力了,但是中国军人在保家卫国的时候,每个人都坚定的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天空中,无数银灰色的战机正缓缓远去,那是东北空军撤退的编队。引擎的轰鸣声逐渐消散在天际,留给阵地的只有一片死寂。黄维身边仅存的一个参谋官忍不住赞叹“师长,刚才那仗打得真痛快!东北军的飞机跟砍瓜切菜似的,把小鬼子的机群揍得落花流水!”
黄维却猛地攥紧了拳头,他何尝不觉得解气?可这份解气背后,是中央军空军几乎拼光的家底。刚才空战最激烈时,他亲眼看见南京空军的霍克Ⅲ战机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往下坠,而东北军那些先进的黎明二型却如入无人之境。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羡慕,有不甘,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酸涩。“痛快?”他沉声道,“我们的飞行员尸骨还没凉透,谈什么痛快?”
参谋官被他噎得说不出话,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靴子。阵地周围,伤兵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几个炊事员正抬着一口被炸变形的铁锅,往前沿阵地送仅剩的干粮,那是掺了沙土的杂粮饼,可即便是这样,也所剩无几。67师的士兵们蜷缩在临时挖就的散兵坑里,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则抱着步枪,靠在断壁上睡着了,脸上还沾着硝烟和泥土,眉头却紧紧皱着,仿佛在梦中都在经历厮杀。
“师长!”一个急促的声音从阵地后方传来。黄维回头,看见一名年轻的军官正冒着零星的炮火,快步向他跑来。那军官穿着一身沾满泥浆的军装,肩上的军衔是少校,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支钢笔,一看就是参谋人员。
“我是第十八军司令部参谋杨伯涛,奉陈长官之命,前来传达命令!”军官跑到黄维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气息有些急促。他刚从后方赶来,一路上目睹的惨状让他心有余悸,道路两旁全是阵亡士兵的遗体,有的被炮弹炸得面目全非,有的还保持着射击的姿势,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黄维回了个军礼,目光在杨伯涛身上扫了一眼。他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好像是土木系的后辈,年纪轻轻就颇有才干,只是两人此前从未见过面。“杨参谋,辛苦了。”黄维的声音依旧低沉,尽管此刻67师已经非常狼狈,但是他依旧保持着黄埔学生的风度“陈长官有何指示?”
杨伯涛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命令,双手递给黄维“陈长官命令,67师坚守阵地多日,伤亡惨重,特准你们撤至嘉兴外围休整补充,等候下一步调遣。”
黄维接过命令,展开看了一眼,眉头却没有舒展。休整?他心里清楚,以67师现在的状况,所谓的休整不过是让剩下的弟兄们喘口气。一千来人,连一个团的建制都凑不齐,补充兵力谈何容易?
“杨参谋,”黄维把命令收好,抬头看向杨伯涛“你从后方来,可知淞沪战场的整体情况?”
杨伯涛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师长,情况不太好。自8月13日开打以来,到今天已经一个多月了。前几天军司令部统计,这一个多月里,我军日均伤亡超过3000人。尤其是罗店、江湾、蕴藻浜一线,每一寸土地都反复争夺,尸堆得比战壕还高,弟兄们上去一个营,往往半天就打光了。”
“算下来已经伤亡了十四五万人了。”黄维喃喃自语,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67师,一万人的部队只剩下10%,其他人又怎么会好过?
“是啊,”杨伯涛叹了口气“日军的海空军优势太大了,他们的舰炮一发下来,就能把我们一个连的阵地炸平。听说委座又调集了韩复渠的第三集团军十万人南下增援,现在已经要到前线了,还有晋绥军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十万人,也在赶来的路上。算上委座派来支援的教导总队,还有黔军支援来的两个师又一个旅约两万五千人,川军杨森集团来了三个师约三万人左右。算上原来的部队,国军在淞沪战场投入了不下七十万人的部队了。”
“二十多万支援的部队还没到,前线的主力都已经打残了。”一旁的参谋小声嘀咕着,心中对于这种添油战术充满了不满。
“杨参谋,你觉得我们该怎么打?”黄维回头瞪了一眼多言的参谋,又对杨伯涛问道
杨伯涛没想到黄维会问他这个问题,他略一思索,认真地回答“师长,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选择在淞沪决战,这不是一个好的决战场地,兵力根本铺张不开,敌人的海空实力又这样强横,我们的伤亡大部分都是敌人的炸弹,舰炮打的。日本人现在的战术就是简单粗暴,空军轰炸,军舰掩护,然后坦克冲锋,步兵跟进,就把我们的防御给打的七零八落,很多战士只能用血肉之躯硬抗敌人的飞机大炮,这太不合理了。目前为止,我们伤亡了十多万人,而鬼子怕是最多伤亡一万多人。10比1的战损比呀!”
“你错了,杨参谋。”黄维对于委座是有一种狂热的信念的“淞沪决战,委座是有其深层的考量的,这里多方势力混杂,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都会看着一场决战,只要我们能打出效果来,一定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委座高瞻远瞩,远非我们可以比拟。”
杨伯涛听见黄维这么说,忍不住心中暗道一句,书呆子,真是外行。
但是嘴上还要吹捧一句“师座高见,那我就回去给陈诚长官复命了,愿您早日率领67师从后方休整归来,再立新功!”
就在淞沪大空战刚刚结束,日本阵地被东北空军狂轰乱炸之后,许多坚守多时的国军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