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信念烛

这些恶毒的流言,比慕容恪的攻城槌,更能瓦解斗志。

褚怀璧的眼光,扫过地图上,几个重点区域。

西门暴乱后的残余躁动、几家囤积居奇,却与东晋有牵连的汉人豪强府邸。

甚至军队中,某些意志不坚定的中层将领……

“无相僧。”他冰冷的声音,在地宫中回荡。

阴影扭动,无相僧如同从墙壁中,渗出般出现,檀木念珠上的臼齿,微微碰撞。

“名单上的人,处理掉,用‘意外’。”褚怀璧的手指,在舆图上点了几处。

“模仿慕容细作的手法,让‘鬼车’把水搅浑。”

“遵命。”无相僧的声音,带着多重回响,诡异莫名。

他擅长制作“千面皮”,擅长“傀儡戏”和“腹语阵”。

一次看似失足的落井,一次突如其来的“疯癫”自残,一次口角引发的“误杀”……

都能完美地清除掉,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并将黑锅甩给,无处不在的“燕谍”。

与此同时,地藏使安恪的黑市网络,也在极限运转。

通过那条秘密的“黄泉道”,极其微量的、却是关键性的物资,被输入城内。

可能是几包,真正的金疮药,可能是几袋,能吊命的盐。

甚至可能是一小瓶,来自江南的、能缓解慕容昭过度疲劳的,提神药剂。

这些物资,通过褚怀璧的计算,被分配到,最能维持战斗力的地方。

褚怀璧的坚守,是一场无声的、黑暗的绞杀。

他用恐惧、阴谋和冰冷的计算,维系着邺城内部,脆弱的平衡。

确保这座孤城,不会从内部,先行崩溃。

第三幕:铁壁下

城墙之上站着李农,这位断臂的乞活军老帅。

如同铁铸的雕像,屹立在最危险的垛口后方。

他的“不弃”巨盾,矗立在身边,盾面上那个暗红的“汉”字,仿佛吸饱了鲜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恪的围城大军,并未发动总攻,但压力从未减轻。

日夜不停的佯攻、骚扰、心理战,消耗着守军,本已濒临枯竭的精力。

擂木滚石需要补充,箭矢需要回收,伤员需要轮换……

每一项都需要人手,而人手,正在瘟疫和饥饿中,急剧减少。

“铁户籍”的张烬,那位盲眼的“鬼录郎”,被亲兵搀扶着,蹒跚于城头。

他虽然目不能视,但耳朵极其灵敏,能通过脚步声、呼吸声,观测一切。

判断出,哪些士兵心怀恐惧,哪些可能意志动摇。

他的“人油墨”名册上,时不时会增添新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名字。

城下是“尸农司”周稷的领地,那片所谓的“血田”,在冬季显得一片荒芜。

但仔细看,能看到土地,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暗红色。

老弱病残,被无情地编入“人牲营”,他们的结局,早已注定。

不是在饥饿中,倒下成为“肥料”,就是在下一次燕军进攻时,被驱赶去填护城河。

周稷麻衣赤足,行走在田埂上,腰间的人指骨串,咔嗒作响。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些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牲”,眼神空洞。

他私下设立的“赎罪仓”,早已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