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梯队:未来每年都会一直涨,对抗通胀保值增值的股票,比如苹果。
第四梯队: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整体很好,大概率能赚钱的,比如京东、阿里这些中概股,还有投资房地产。
不同梯队赚钱的效应不一样,比如他第一笔投资的Uber,花了300万美元,这几年Uber在融资的时候只让他花了200多万美元跟了A轮,之后都是引进战略投资人,要有各类资源和背景的,王旭自然没办法跟,最近Uber将要开始D轮融资,这次要融12亿美元,王旭的持股会降到15.26%,但是Uber的市值到180亿美元了,他的股权价值27.5亿美元。
他的投资增值了500多倍,实在是夸张。
但是这种好事现在越来越少了,这几年送到他面前的创业项目很多,但是他都没什么印象,投了几个看起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无非都是互联网、高科技、AI这一块的,但是都没什么起色。
他最近也在想,还是要往这些未来的顶级初创公司身上想办法,投一个Uber顶的上他投一大堆中概股了。
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王旭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投资计划,他干脆叫停了对京东和阿里的投资,继续买进美股未来的七姊妹,留下了的钱和工作重心,放到了国内的投资上,抖音他是错过了,现在他有钱有资源,拼多多他就准备掺和一脚。
他让林悦晴着手在国内设立投资公司,作为外资找门路掺和到国内投资界,国内投资界也不是封闭的,那些投资大佬也需要美国的人脉和资源,大家互惠互利之下他找机会投资拼多多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能拿多少份额就不好说了。
王旭现在很有些杀伐决断的意味,这一把算是放弃中概股了,等把唯品会清仓之后他就不再投了,这个板块他确实把握不住。
这样一来他的流动性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