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殿中吵闹

在众人的犹疑之中,长长的一串名单终于念完。

整体来看,武将授爵的人数更多,虽然都是下等爵位。

文臣大多以关东为主,毕竟他们在王凝之麾下效力已久,不像江东士族,大多是受禅之后才真正归于王凝之的,基本是寸功未立。

随建康朝廷迁到洛阳而得以封爵的,只有陆纳、王雅、范宁和车胤等数人,要么身居高位,要么和王凝之关系密切。

所以王珣和王临之两人的县侯,就显得格外突兀。

当然,引人瞩目的还有刘牢之的县公,他不过军门出身,居然一跃而与龙亢桓氏的当家人桓冲同等爵位。

殿中安静下来后,王凝之扫视众人,说道:“前日下旨后,听说众卿对降等袭爵之事有些不理解,朕在此解释下,这是常例,爵位因功而封,想要与国同休,就得拿出盖世之功来,到时朕绝不会吝惜一个世袭罔替。”

刘牢之十分上道,拱手道:“陛下,何为盖世之功?”

王凝之答道:“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开疆扩土,为非常之功,当有非常之赏,故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刘牢之兴奋道:“那平定关中,是不是就可以?”

“当然,”王凝之点头道:“扬州刺史谢玄,他的郡公爵位,便可世袭罔替。”

谢玄有灭燕之功,他的康乐县公被升为陈郡公,因为不是实际封地,王凝之索性用陈郡给他冠名。

刘牢之在座位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其他人看不下去了,这对君臣一唱一和,分明是不把大殿里的失意者放在眼里。

王谧之兄、同为王导之孙的王穆出言道:“陛下,开疆扩土有依据,可治国安邦如何算?”

他这是气愤王凝之对武将集团的偏袒。

王凝之说道:“如何不能算,前朝爵位,朕不是也认同了数位,便以此为例。”

王穆索性将矛头对准刘牢之,“陛下这话难以令人信服,比如刘道坚一介武夫,不过跟在陛下身后,立下些微末功劳,就得封县公,这让大家情何以堪?”

刘牢之腾地一下站起来,双手握拳,怒视王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