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皇宫。
司马曜难得清醒地坐在御座上,看着长案上堆积如山的劝进奏疏。
每一道奏疏的内容都差不多,无非是为周王王凝之歌功颂德,表示他乃天命所归,又说晋室如何衰微,如何失去民心,陛下应该顺应天命,禅让于周王。
司马曜没有打开看,面色如常,对阶下的郗超说道:“禅让之后,朕还可以活命吗?”
郗超躬身道:“陛下不用为此担忧,周王仁厚,禅让之后,陛下不失为陈留王。”
这话听在司马曜耳中,显得格外讽刺。
晋代魏之后,司马炎封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定都邺城,保留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并享有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
后来晋室南渡,偏安江左,陈留国也随之南迁,如今已传至曹操的六世孙曹灵诞。
上表劝进的人里面,这位当下的陈留王因为位列王爵,是国之上宾,排名还很靠前。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司马曜咧嘴干笑了两声,显得迷茫而又无奈,“那朕的家眷,还有司马家的其他人呢?”
郗超回道:“陛下无恙,这些人自然也不会有事。”
司马曜嗯了一声,一时不知道还应该说什么。
郗超替他说了,“陛下当下诏,表示同意禅让,同时召周王入京。”
司马曜木然地点点头,“这件事就交给卿去办了。”
郗超走完流程,得到应允,转身大踏步离开。
司马曜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明帝听完晋朝建立的那段历史后,惭愧掩面发出的感慨,“晋祚复安得长远”。
天道好轮回,祖上做下的孽,最终却报在了司马曜身上。
郗超出宫后,如今的禁军统领刘轨正在宫门外候着。
虽然大局已定,但郗超还是很小心,吩咐道:“这些天派人盯紧点,宫中不能出一点乱子,有大臣要私下入宫的,一律拦下,并立刻派人通知我。”
刘轨一一答应下来,问道:“要不要加派禁军,看住那些王公贵族的宅邸?”
郗超想了下,“不用,布置暗哨即可,以免惊扰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