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若来,我们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各部队务必严格按照计划部署,等待敌军进入包围圈。” 楚尘对将领们说道。
同时,楚国加大了情报收集工作的力度。除了常规的探子侦察,楚国还利用先进的信鸽传书和烽火预警系统,确保情报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边境的烽火台日夜有人值守,一旦发现敌军动向,立刻点燃烽火,向后方传递消息。
“烽火台关系到整个边境的安危,你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信号传递无误。” 负责烽火台的官员对值守士兵说道。
随着凌国联盟的准备工作逐渐完成,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重地笼罩在楚国边境。楚国军民严阵以待,士气高昂,他们坚信在楚尘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战胜来犯之敌。
终于,凌国联盟按捺不住,发动了进攻。联盟军队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向楚国边境扑来。北路军由凌国的精锐骑兵组成,他们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中路军是由几个国家拼凑起来的步兵部队,人数众多,但战斗力参差不齐;南路军则以攻城器械为主,准备对楚国边境的城池发动强攻。
楚国边境守军看到敌军来袭,迅速点燃烽火,向后方传递警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佯装不敌,节节败退,引诱敌军深入。
“敌军上钩了,按计划行事,准备伏击!” 楚国将领看到敌军进入预设区域,下达了命令。
当凌国联盟的北路骑兵深入楚国境内一段距离后,突然,四周喊杀声四起。楚国的伏兵从山林中、山谷里杀出,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凌国骑兵。凌国骑兵顿时阵脚大乱,他们没想到楚国早有准备。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快撤退!” 凌国骑兵将领惊恐地喊道。但退路已被楚国军队截断,他们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中路的步兵部队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麻烦。楚国在道路上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如拒马、陷坑等,阻碍了他们的行军速度。正当他们艰难清除障碍物时,楚国的弓弩手从两侧山坡上发动攻击,中路军死伤惨重。
南路军推着攻城器械,缓慢地向楚国城池靠近。然而,楚国城池的防御十分坚固,城墙上的士兵们用弓弩和投石车对南路军进行猛烈还击。南路军的攻城器械在攻击中损坏严重,士兵们也伤亡不断。
凌国国君得知三路军队均遭遇重创,气得暴跳如雷。他没想到楚国的防御如此严密,自己精心策划的进攻竟然如此轻易地被挫败。但他不甘心失败,决定亲自率领预备队前往前线,试图挽回局势。
楚尘得到凌国国君亲率预备队前来的消息后,冷静地说道:“凌国国君果然沉不住气了。这是我们的机会,命令特种部队出动,务必打乱他们的阵脚。”
楚国的特种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他们如鬼魅般潜入凌国预备队的后方,等待最佳时机发动突袭。
当凌国预备队接近前线战场时,特种部队发动了攻击。他们身手敏捷,刀法凌厉,瞬间在凌国预备队中制造了混乱。凌国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群勇猛的敌人。
“杀!为楚国而战!” 特种部队队员们高呼着,与凌国预备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凌国预备队在特种部队的突袭下,顿时陷入混乱,士气低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楚国的主力部队也发动了全面反击。边境守军从正面出击,与伏兵一起对凌国联盟的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凌国联盟的军队在楚国的内外夹击下,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许多士兵纷纷投降,将领们也束手就擒。
凌国国君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军狼狈撤退。其他参与联盟的国家见凌国战败,也纷纷撤军,反楚联盟再次瓦解。
楚国成功击退了凌国联盟的进攻,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楚国军民的士气。楚尘深知,虽然此次取得了胜利,但楚国面临的外部威胁依然存在。为了确保楚国的长治久安,他决定进一步加强楚国与各国的外交关系,同时继续提升楚国的综合国力。
在外交方面,楚国派遣使者前往各国,一方面表达楚国愿意与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对那些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或暗中支持楚国的国家表示感谢,并给予一定的回报。
“楚国感谢贵国在此次危机中的中立态度,愿与贵国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发展。” 楚国使者对一个中立国家的国君说道。
在国内,楚国加大了对经济和军事的投入。在经济上,继续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军事上,总结此次战争的经验教训,对军队的训练和装备进行改进,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胜利,要不断提升楚国的实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楚尘对大臣们和将领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