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的大波浪记者雪莉追问道。
“有这一方面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
“那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卓看着这位刚刚握手时还挠自己手心的老美洋妞,怎么问起问题出来,这么喜欢给自己下套?
“Enjoy,我享受大学的生活”
“在课堂上,我可以短暂脱离商业上的思考,换换脑子,这对一名长期被繁琐事务所缠身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松弛”
“您能明白吗?”
“Yes,我能理解”
雪莉笑道。
“可以跟我聊聊,在课程表业务推广期间,你们是如何与众多高校达成业务合作的吗?”
“en~,It's a secret”
“哈哈”
“开个玩笑,其实我们能与众多高校达成合作,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开放的高校政策”
“比如?”
“比如我们教育部门已经订制了一系列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像无息贷款、项目补贴、以及一些税收上的优惠”
王卓组织了下语言,回道。
“毕竟年轻人的创意,是无限的”
“我们的学校允许我们选择休学进行创业,如果发现事不可为,还可以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多出了一种选择”
“OKOK,我想我大致明白了你要说的意思”
雪莉鼓着掌笑道。
“说说看?”
“你的意思是,你的成功,源自于你们国家对在校创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哈哈,或许你有时间可以来我们国家看看,单靠我的形容,或许过于片面了”
“你这是在邀请吗?”
注意到对面投来的秋波,王卓笑着点了点头。
“可以这么理解”
“会的,我会去的”
接下来,两人聊了一会课程表的业务介绍,毕竟有静默期的考虑,内容并未超出招股书。
“王,感谢你接受我的访问”
雪莉起身,与王卓贴脸拥抱。
“雪莉,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