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声枪响在车厢内炸开,54式手枪的子弹瞬间击穿田期炎的大腿,鲜血喷涌而出。
就在身体倾斜的刹那,他手中的64式手枪已吐出两道火舌,
那个刚刚砸碎车窗玻璃的军装男子,应声倒地。
1987年12月25日下午,一份加急通缉令被送抵郑州铁路局公安处武汉铁路公安分处蒲圻站派出所。
通缉令由公安部部长王芳亲自签署,内容令人心惊——广西某单位保卫科武器柜被撬,两支54式手枪、190发51式手枪子弹和六枚67式手榴弹不翼而飞。
内部排查时,职工李淼峰突然失踪,嫌疑重大。
通缉令上的青年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
随文附带的郑州铁路局公安处指示更是前所未有:罪犯极度危险,如无把握活捉,允许当场击毙。
---
一、 临危受命
蒲圻站派出所内气氛凝重。所长立即部署警力,安排民警身着便装,携带武器登上途经蒲圻站的各次旅客列车,在京广线蒲圻至咸宁区间开展查缉工作。
在这场围捕行动中,主任干事田期炎抢得了12月26日的第一批登车任务。
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中,将一把64式手枪仔细藏入腰间。
此时是1987年12月26日上午10时,他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工作了近30个小时。
“小砸炮。”田期炎轻声嘀咕着,对这把64式手枪的威力颇为不满。
与歹徒可能持有的54式手枪相比,64式手枪的停止力明显不足,在交火中处于下风。
但它的优势同样明显——小巧精致,便于隐藏,适合在拥挤的车厢内接近目标。
10时26分,田期炎踏上了驶入蒲圻站的162次旅客列车。这趟从湛江开往武昌的列车,将成为他与亡命之徒较量的战场。
二、 餐车里的短暂交会
上车后,田期炎径直来到位于机后第9位的餐车,与乘警长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