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午夜井边的呼救:1984年扎赉诺尔矿区谜案

一、 深夜急诊

1984年5月9日凌晨2时许,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春夜的寒风依然刺骨。

矿区公安分局扎赉诺尔站派出所的值班民警,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门外站着的是灵泉露天矿工人傅文杰,他脸色惨白,语无伦次:“我媳妇…韩秀兰…不见了!家里…家里被撬了…钱没了!”

他的手电光柱在黑暗中剧烈晃动,领着民警回到家中。

现场一片狼藉:走廊的双层门门环被暴力撬落,卧室内,妻子的外衣还搭在床头,而被褥已铺开,人却不见踪影。

靠床的高低柜抽屉大敞,锁舌歪斜——里面存放的、准备购买摩托车的1700元现金不翼而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祥的寂静。

二、 曙光下的噩耗与谜团

派出所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两名民警带着傅文杰及三名亲属,打着手电,在漆黑的矿区挨家挨户询问;另一路则保护现场,并急报矿区公安分局刑警队前来勘查。

天色蒙蒙亮时,寻人一无所获。然而,派出所却接连收到了三起更为蹊跷的报案:

· 居民甲:在自家院内发现十套捆扎整齐、崭新的工作服。

· 居民乙:在新盖的空房内,有两件崭新的皮袄和一件棉衣,上印“劳保”字样。

· 居民丙:院内出现了几捆崭新的劳保手套。

民警将这些物品取回,确认它们均来自灵泉露天矿劳保仓库——该仓库自4月起已多次失窃,排查月余无线索。

盗贼得手后为何将赃物四处丢弃?这反常的行为让所有民警感到困惑。

早晨6点30分,真正的噩耗传来。在傅文杰家南面60米处,董瑞森家菜地边的一口废弃水井旁,搜寻的人群发现了异样。

井口的木盖子被挪开,靠在井壁上。手电光照向井下,一具浮尸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正是失踪的韩秀兰。

三、 残忍的现场与无声的证物

尸体被打捞上来。她只穿着贴身的衬衣衬裤,在低温中显得格外单薄。

法医初步检验发现,其头部、面部、躯干遍布殴打造成的伤痕和抵抗伤,惨不忍睹。井口周围地面没有搏斗痕迹,却有几道清晰的拖拽痕迹,一直延伸到井边。

死者身上也发现了与之吻合的擦伤。结论很明确:这里并非第一现场,而是抛尸地。

法医的细致工作带来了关键突破:在韩秀兰右手的几个手指指甲缝里,提取到了微量的、带有血肉的人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