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文治武功

苏门答腊的第一所大明学堂开学那天,天刚蒙蒙亮,部落的孩子们就背着用藤条编的小书包,在学堂门口排起了长队。学堂是用南洋硬木搭建的,屋顶盖着棕榈叶,窗户上糊着油纸,教室里摆着三十张木制课桌,黑板是用木炭涂黑的木板,虽然简陋,却透着一股崭新的生气。

萧如薰亲自来参加开学仪式,身边跟着从大明调来的老秀才周先生。周先生头发花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手里捧着本《三字经》,眼神里满是期待。阿木和部落首领们也来了,他们穿着崭新的丝绸长袍,站在孩子们身后,脸上带着好奇和欣慰。

“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就能跟着周先生学汉字、学算术了。”萧如薰走到孩子们面前,蹲下身,笑着说,“学好了知识,你们就能看懂大明的书籍,能算清通商的账目,以后还能当翻译,当工匠,甚至当将军,守护自己的家园。”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小脸上满是兴奋。周先生走上前,翻开《三字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跟着念,声音虽然稚嫩,却格外整齐,在苏门答腊的草原上回荡。

开学仪式结束后,萧如薰和阿木走到学堂外,望着教室里认真学习的孩子们,阿木感慨道:“萧大人,以前我们部落的孩子,只能跟着大人学打猎、学种地,现在能学大明的知识,真是太感谢您了。”

萧如薰拍了拍阿木的肩膀:“这是应该的。只有让孩子们了解大明的文化,认同大明,咱们南洋的根基才能永远稳固。以后,我还会在马六甲、巴达维亚开设更多的学堂,让南洋的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学知识。”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陈麟骑着马,急匆匆地赶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大人,好消息!咱们派去爪哇岛的商队回来了,不仅跟当地的部落建立了通商关系,还带回了大量的香料和黄金!而且,爪哇岛的部落首领还派人来,说想归附大明,每年缴纳贡赋,只求大明能保护他们免受荷兰人的侵扰。”

萧如薰听了,心中大喜:“太好了!爪哇岛是南洋的富庶之地,若是能将其纳入掌控,咱们大明在南洋的势力,就能再上一个台阶。陈将军,你立刻带人去迎接爪哇岛的使者,好好招待他们,我在巴达维亚等着他们。”

陈麟领命而去,萧如薰和阿木也起身返回巴达维亚。路上,阿木说:“萧大人,爪哇岛的部落归附大明,是件大好事。以后,咱们南洋的部落越来越多,就能一起对抗荷兰人,再也不怕他们来骚扰了。”

萧如薰点头:“没错。等爪哇岛归附后,咱们就能整合南洋的资源,扩大通商规模,建造更多的战船和火炮,让大明的水师,成为南洋最强大的力量。”

回到巴达维亚的第二天,爪哇岛的使者就到了。使者是个名叫拉贾的中年人,穿着华丽的部落服饰,脖子上戴着一串象牙项链,手里捧着个黄金打造的盒子,里面装着爪哇岛的特产——胡椒和檀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