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七、阶段性胜利

反之,在那些持续了上百年的漫长战争中,只要对方人口维持在一定数量以上,数据分析显示通常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哪怕战争再惨烈,持续时间再久,那个所谓的“主宰”也从未直接介入过战场。

这一发现,让研究中心有了一个猜测。

那个所谓的“主宰”,似乎也受制于某种“规则”,不到万不得已,或者说,不到“清理”条件完全成熟,它没办法亲自下场发动攻击。

另一个关键的发现,关乎“被选中者”本身。

在审讯和虚拟世界迭代过程中,一个细节引起了分析人员的注意。

无论他们如何引导、暗示,甚至在某些虚拟世界中“安排”“主宰”因战功卓著而想要赏赐新的“被选中者”名额时,那些资深的“被选中者”都会表现出一种共同的记忆。

“被选中者”的数量是固定的,伟大的主宰虽然无所不能,但想要赐予新的恩宠,也必须先“收回”旧的恩赐。

即消除掉一个现有的“被选中者”,将其意识彻底湮灭。

每一次被湮灭的都是“被选中者”当中排名最后的家伙,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的“被选中者”都竭力获取功绩。

一旦出动就会全员出动,任何一个“被选中者”都不会让自己落在后面。

结合所有的资料,九章给出了一个推测,“被选中者”的总数就是五千。

“主宰”维持这些特殊数字生命的设备或机制,存在一个明确的上限。

最多同时承载五千个“被选中者”的意识核心。

这可能源于能量供应、计算资源,或者是某种未知的技术瓶颈。

那个“主宰”甚至可能无法在一个“被选中者”被彻底湮灭前直接更换另成另外一个。

这个推测立刻引起了处置基地和指挥中心的高度警惕。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轻易彻底摧毁任何一个被选中者。”丁总参谋长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它们在现实世界的载体被毁灭,导致其意识核心“返回”五号大陆,或者被彻底消灭从而空出了一个名额。”

“那个“主宰”很可能立刻就能制造并投放一个新的“被选中者”出来。”

一个新的、对人类战术一无所知的“被选中者”或许初期威胁较小,但同时也意味着人类之前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换来的对“夺舍”机制的了解和控制经验,将大打折扣。

维持现状,将这五千个“被选中者”牢牢锁在虚拟牢笼里,就相当于锁死了“主宰”五千个最精锐、最麻烦的作战单位,并且断绝了它补充此类兵源的途径。

确认了这一点后,处置基地的策略立刻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