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剿匪(上)

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师爷终于开口了,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哼,这些小子,看起来倒是有些胆识,但究竟有几分能耐,恐怕得让他们亲自试试了。只是,这种事情,恐怕还得多依赖官军的力量,毕竟,单凭你们,想要撼动那六百匪徒,未必有多少希望。”

武阳心中一沉,察觉到师爷的态度明显不太友好,他心中有些疑惑,却并未当场挑明,特别是这位师爷在听到找自己等人是杨不拙派来助胡县令剿匪时,眼神中明显露出了一丝慌乱的神色,虽说其他人并未发现这个情况,但是一向敏锐的武阳精准的捕捉到了。不过对此武阳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的神色。

胡县令对师爷的言语似乎有所默认,他轻轻摆了摆手,“好了,我让人带你们先去安排住处,明天早些过来与我们讨论剿匪计划。”

武阳等人没有多说什么,随着卫兵的引导,朝内院走去。一路上,武阳感到一股微妙的压迫感,尤其是师爷那一双似乎不屑一顾的眼睛,始终紧紧盯着他们。

“师傅曾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人的眼神,不仅仅是看待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轻蔑,他们背后可能隐藏着别的目的。”武阳低声道,眉头微微皱起。

赵甲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警觉,“没错,师爷的态度让我有些不安。我们得小心行事,不仅要剿匪,恐怕还得在这其中查清楚更多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确实,看来方中县的局势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武阳也沉声说道,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

六人被安排在内院的偏房内,屋内简陋但干净,武阳简短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物品,便开始与赵甲五人讨论起来关于方中县山匪的详细情况。

夜幕渐渐降临,武阳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微弱的灯光,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疑问:胡县令和师爷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真的是要剿匪,还是另有图谋?

第二天清晨,方中县的气氛依旧显得繁忙而紧张。武阳和赵甲五人简单地用过早饭,便在县衙门口等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带着一丝温暖,但空气中弥漫的压迫感却未曾消散。昨晚在胡县令的安排下,他们住进了简陋的客房,这一夜并没有带来多少休息,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终于,胡县令派来的差役准时出现在门口,带领着他们走向县衙的大厅。大厅内的气氛异常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走进大堂后,武阳不由得低头打量了四周,县衙的装修虽然简朴,却也显得威严有序。大厅的主位上坐着胡县令,面容严肃,旁边是那位始终让武阳感到有些不对劲的师爷刘师爷。

在他们旁边的两张席位上,各自坐着两位中年男子,面容刚毅,气质沉稳,显然是军中的统领。武阳扫视了一圈,心头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与楚烈国这些军中人物接触。

“诸位坐吧。”胡县令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威严。

六人依言入座,坐在大厅的一侧,距离主位稍远一些,虽然位置较为次要,但能参加这场讨论,已是一个不小的机会。

胡县令看了眼台下的武阳等人,微微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满意他们年轻的模样。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卷书信,略带随意地开口:“这是杨不拙推荐的武阳等人,来此协助我们剿匪。别看他们年轻,但也算有些本事。”他的话语虽然不冷不热,但语气中却显露出几分不屑。

两位统领和师爷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过,眼中带着些许轻视,似乎觉得这几位年轻人根本不足以与他们共商大事。刘师爷没有开口,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玩味。

胡县令随即转移话题,开始介绍起山匪的情况。他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方中县西北,青鸡山与摩驼山一带,便是这些匪贼的根据地。为首的山匪刘小川,心机深沉,洞察力惊人,且极善于隐藏踪迹,每次都能准确预判我们的行动,导致我方屡次出动,最终都无功而返,甚至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青鸡山与摩驼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胡县令眉头紧锁,语气加重,“我们上次的剿匪行动,派出了五百名精锐士兵,却还是在山上与匪贼周旋了三天,最后只能狼狈撤退。匪贼的藏匿地点至今没有找到,而刘小川的部下,也极为警觉,难以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