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论实避虚

“与之经年未见,交情淡薄,怎好劳虞大人破费?”

“虞大人昔年出入楼中,可谓一掷千金,阔绰之度,寻常人望尘莫及。”

“与你夫妇二人相较,本宫终为外人,既取汝之银,岂有不还之理?”

“故年之交,当礼来往之。”

“虞夫人先年只身掌家持业,功劳足见,苦劳不减,本宫此举是为对夫人有所交代。”

“为虞大人同夫人和睦与共,无疾言之争,稚儿得以安宁。”

“是为母心性使然,亦是同夫人的相惜之情。”

“还望虞大人莫要推脱。”

窥见其话间深意,借故明示。

“旧往不可追溯,望虞大人早些醒悟,莫要辜负苦短良宵,辜负风貌佳人。”

“家风和气,父母健全,稚子方可安乐。”

她挪以旧故之名,由心相劝。

知其劝和之意,虞卿淮含蓄一笑,默然不语。

“初见之际,臣欲为娘娘添置府宅,娘娘借以不喜拘禁,搪塞臣之言,推拒臣之径。”

“宫廷比之府宅规矩繁琐,言谈携窥,举止受禁。”

“厌憎拘禁之人,而今自甘深陷囹圄。”

“只不知,是欺心之举,亦或是搪塞臣之径?”

语罢,虞卿淮回身望向她。

她垂眸不语,眼目迷离。

虞卿淮恳切相询, 诚挚模样叫人目之无忘。

“娘娘可悔?”

“可有过出宫之意,纵是弹指间?”

如炬眼光穿过皮肉,炙烤着她悬浮之心,叫她避无可避。

她熟视无睹,清颜间笑貌尤盛。

“本宫自诩身份尊崇,锦衣玉食,所处之地,受万千人所羡。”

“何以为悔?”

“若此等身境皆不知足,千万女子当以何论处?”

“虞大人若有悲天悯人之心,该当怜悯执手共度的夫人,而非旧时之故,旁人之妻,交情显浅之人。”

“虞大人已非一人之身 ,当是要事事顾及夫人。”

“门户、声名,夫人、幼子,是谓重中之重。”

其举意,不言自明。

虞卿淮掩下惊愕之色,侧目远望,长久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