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诸葛亮最担忧之事

满面都是忧心忡忡之色。

“训胡入汉,核心在‘训’,此非旦夕可成。胡人素性犷悍,又不通汉言,教化实难。当分步而行:先离其部众,择其良人授以汉言、习以汉礼。待其亲身体悟汉礼之优,自会转向族人相劝诱,引其族类渐习我汉家文化。

隔代之后,便成汉家。

终焉之境,使其彻底忘却其羌胡之本,浑然与我汉人无异。

就算有外蛮侵扰汉民百姓,他们亦能与汉民并肩作战,携手同心,同奉一主,共御外敌,此为至善之举也。”

说到此,诸葛亮又长叹一声。

“然曹魏为补兵源,仓促引胡入汉,致大批迁胡民入汉境,未经教化的胡民野性未驯,侵扰汉民,居汉民富庶之地,必生邪念。久而久之,汉胡非不能相容,反而与汉民嫌隙日深,终成世仇,到时候,山河动荡,百姓流离,使兴汉大业更添万难啊!”

“令公说的是。”

李恢面色亦显凝重:“想前番雷定七部之氐,久受我朝安抚,虽有私念,尚循约束;陈仓之氐初纳,其野性未敛,又被曹魏裹挟,今已数起违法乱纪之事。”

“当下之计,当暂分两步:其一,令地方官吏划地安置陈仓氐部,使其与汉民居地相隔,避免日常摩擦,再择军中懂胡语者为联络官,晓以规矩,若有再犯,当即依规处置,以慑其野性;

其二,选派汉地良师,入氐部教授基础汉言与农桑之法,不求速化,但求先消弭隔阂。此乃眼下权宜,待日后局势稍定,再循教化旧策推进。”

“在下这就去办!”

李恢带着任务下去,着手安排。

诸葛亮愁容未敛,眉间忧思如结,心潮难平。

梦中七擒孟获以安南中,六出祁山而图中原,纵是魂断五丈原,未竟主公兴汉之志,然亦守得一线底线。

未令羌胡铁蹄躏我中原,未使黎庶遭异族屠戮。

彼时后主虽难扶大厦之倾,曹魏虽有囊括四海之势,然那天下,终究是汉家儿郎的天下。

华风未泯,礼脉尚存。

今吾辅主公复五州之地,汉室中兴终见熹微,本为快事,孰料竟逼曹魏行此险谲之策!

引未驯胡民入汉境,置中原兆民于涂炭,此祸若成,遗患无穷矣!

说到底,这是不是我的过失?

若我进兵之策再缓几分,若我对曹魏动向预判更准些,是否便不会将其逼至如此境地,连累天下苍生?

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