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虎看到了张龙的信,气得脸都绿了,破口大骂。
骂张龙太小人,做事不地道。
双方打仗,是成人间的事,不该发展到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坏了江湖规矩。
大骂张龙还不解气,并把其书信撕了个稀巴烂,然后随手一扬,让它随风而去。
孩子的丢失,使他觉得以前剿匪所做的成绩,现在变得一文不值,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遭人唾弃的失败者。
他想起前几天,在宫里,他还在康熙面前夸下海口,说在官方的严厉打击下,张信在京都经营多年的情报网,已经和卧龙山老巢一样,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话音刚落,打脸的事马上来了,而且首拿他开刀,结果就是把他小儿子成功给劫走了,这是多大的讽刺。
这次事件再次验证了张龙团伙实力的强大。
张龙不但在光天化日之下,成功劫走了他的孩子,而且还在京城藏了十数天之久,最后在内部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脱逃,全身而退。
仿佛他们构筑的安全体系,在张龙眼里,就是个面子工程,不值一提。
由此把京城说成是张龙的后花园,一点也不为过。
从这次事件,于虎认识到,京中并不是安全的地方,虽然屡遭打击,张信在京中仍有势力存在。
就拿这次张龙被困城内来说,在他们的围困下,他在这儿也没少受苦,他有可能是最近才逃出去的。逃出去后,便给于虎写了这封信,一来炫耀自己能耐大,于虎根本奈何不了他。
二来提醒于虎,你儿子在我手上,现在就是个人质,你要配合我,你儿子或许还能在世上偷生。如果做事太过分了,当心他们会撕票。
利用庆武在他手里的缘故,威胁他,逼他就范。
让他做事不要做太绝,否则,他每做一次恶,他的儿子就会受苦一次。
现在,于虎是没一点办法了,使写了一张寻人启事。写上儿子的相貌特征,开足了赏钱,让人们去发现,去寻找。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找回孩子。
这时,人们才知道,这孩子有一个不同于常人的特征。
那就是孩子的左脚,正常孩子是五个脚趾头,而他是六个脚趾头。
这样的人虽然少,但还是有先例的,并且他对人的正常发育也没什么影响。
但是这个标记是从母胎里出生就拥有的,它没法作假,日后于虎找这个儿子,就凭这个了。
庆武丢失,最伤心的自然还是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