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快步向人群走去。
离那儿还有几十步远时,才发现那儿原来是一群和尚,正在河里冲洗家具。
一个年老的和尚,正在岸边指指点点着,指挥这些和尚干活。
老和尚长眉白须,一脸的慈祥。身穿皂色僧袍,斜披袈裟,手持念珠,口中不停地念佛号,一看就是个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
见有人来,他迎面走了过来。
走到离二人还有十来步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合手合十,躬身施了一礼,说道,“二位施主留步,前边敝寺小僧正在水中冲洗佛案,过往不便,如要通过,须绕行。”
“那我们就不走了,暂且在这儿休念一会,等你们忙完了,我们再从这儿通过。”
“如此甚好,谢谢施主配合。施主从南方来,莫非来自京城?”、
“大师所言正是,我们是来自京城。我看大师有些面熟,似曾在那儿见过。哦,记起来了,大师可认得一个叫赵怀的人吗?”
和尚听了,手惦长须,微微一笑,说道,“实不相瞒,老僧正是赵怀。我看施主也有些西熟,请问您是?”
“我叫张信,当年在信王府里当差。后来信王荣登大宝,我也就到了宫中,那时正好与大师相遇,相处一段日子后,你我甚是投缘。后来听说你要退休,从此不知你去向。分手至今己十余年,还记得大师当年模样,变化不大。所以一见面,尚能认出来。”
原来这赵怀于万历年间入宫,分别经历了万历,天启两代帝王,很受宠信。
朱由检登基后,他已经很老了,许多事已经不适合干了,于是决定退休,获恩准。
算起来,二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月。虽然时间很短,不过二人很谈的来,关系很好。
后来到了赵怀出宫的那一天,张信为他送行,十分地不舍。
问赵怀,出宫后准备去哪儿?
赵怀回答道,出家,并说早己为自元选好了去处。
张信也就没有再问。
公公是一个很受人诟病的群体,或许在宫里时并没感到生活有多艰难,但一旦离开宫,苦日子马上就来临了。
回家没人接收,只能流落街头,最后落个惨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