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上山,看似痛快,实则是下下之策。
首先,便是道义与名声的失分。
他们这支队伍出行,打着的,可是游学巡视的旗号。
代表的是朝廷的颜面,是文教之风。
若因一时之疑,便对一群乡民动武。
白天动手,不必等到晚上,恃强凌弱,惊扰地方的恶名顷刻便会传开。
而其次,便是实际风险的不可控。
村民态度如此决绝,近乎以命相搏。
若是强行冲击,很可能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
造成无辜伤亡暂且不说,一旦事态扩大,演变成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而他们此行的核心任务,是寻找树种,调查书院风波。
若在途中卷入难以收拾的民乱,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而且,最关键的是。
李北玄甚至怀疑,即便他们强行上山,也未必能如愿找到想要的真相。
这帮村民的态度太坚决了。
而且现在已经打草惊蛇。
一旦动用武力强攻,等于彻底撕破脸,给了对方充分的预警时间。
届时,对方完全有机会毁灭证据。
而他们兴师动众,最后可能只得到一座空山。
或者更糟,落入对方设下的圈套。
想到这里,李北玄转向赢高治,道:“殿下,强行上山绝非良策。但此事蹊跷,亦不能就此作罢。”
“依我之见,我们非但不能急着走,反而要借此机会,在此地多停留几日。”
赢高治闻言,眉头一挑,露出不解之色:“不走?还留在这鬼地方干嘛?跟那帮刁民大眼瞪小眼?”
“非也。”
李北玄摇了摇头:“留在这里团建啊。”
“经过白日这一闹,各院学子虽受了委屈,憋着火气,但也算是共同经历了一场外患。这岂非是天赐的团建良机?”
“嗯?”
赢高治听到这话,若有所思。
而李北玄继续解释道:“所以,我们大可对外宣称,因行程劳顿,加之今日与村民发生误会,惊扰了学子,故决定在此多休整两日,让诸位同窗压惊定神,同时继续找地方爬山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