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长夜未央,和州暗流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漕运司提举王显:“王提举,漕运那边,尤其是那几批‘特殊’的货物,都处理干净了吗?”

王显连忙躬身道:“回大人,都处理干净了。账目上做了平,人也都打点好了,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魏坤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慕容昭初来乍到,无根无基,就算他有尚方宝剑在手,也未必能奈我何。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守口如瓶,他查不到实证,最多只能给我们安个‘治下不严’的罪名,到时候,朝中自有大人为我们说话。”

他口中的“朝中大人”,便是当朝户部尚书李嵩。魏坤是李嵩的门生,这些年没少给李嵩输送利益,两人关系盘根错节。魏坤相信,只要自己这边不出大的纰漏,李嵩一定会保他。

“不过,”魏坤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也不能一味被动防御。慕容昭不是喜欢查吗?那就给他找点事做,分散他的精力。刘通判,你去安排一下,让下面的人‘热闹’起来,最好能制造点民变的假象,逼得他不得不分神去处理。”

刘默心中一惊,但还是硬着头皮应道:“是,卑职明白。”他知道,魏坤这是要铤而走险了。

魏坤看着众人,语气严厉地说道:“记住,和州是我们的地盘,谁要是敢胳膊肘往外拐,泄露半点风声,休怪我魏坤不念旧情!”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表态:“我等誓死追随大人!”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

***驿站内,慕容昭看着魏坤送来的一叠叠账簿,眉头越皱越紧。***

正如秦风所料,这些账簿记录得井井有条,收支平衡,从表面上看,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赋税征收合理,盐铁专卖井然有序,赈济款项也都如数发放。简直就是一个吏治清明的模范州府。

“大人,这些账簿做得天衣无缝,恐怕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秦风在一旁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失望。

慕容昭放下账簿,揉了揉眉心,非但没有气馁,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兴奋:“越是完美,就越容易引人怀疑。你看这里,”他指着其中一页盐铁专卖的出库记录,“这一批上等精铁,说是运往州军械所,用于打造农具。但和州近三年并无大规模农具更新的记录,军械所也用不了这么多上等精铁。而且,这出库数量与入库数量,看似吻合,但仔细比对日期和经手人,就会发现其中有几处时间差和人名重复的疑点。”

秦风凑近一看,果然如慕容昭所说。

“还有这里,”慕容昭又指向另一处,“去年夏季,城西数县遭遇洪涝,上报灾情严重,朝廷下拨了三万两赈灾银。但从这支出明细上看,用于购买粮食、修缮房屋的款项只有一万五千两,剩下的一万五千两,说是用于‘安抚流民,稳定地方’,却没有具体的发放名单和领款记录,这未免也太笼统了。”

秦风恍然大悟:“大人是说,这消失的一万五千两赈灾银,很可能被他们中饱私囊了?”

“可能性极大。”慕容昭点头,“这只是初步的疑点。秦风,你把这些有问题的地方都标记出来,我们重点核查。另外,派去乡下和码头查访的人,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估计傍晚前后会有回报。”

“好,我们等。”慕容昭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魏坤以为,只要把表面功夫做足,就能蒙混过关。他太小看我慕容昭了。这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是惊涛骇浪,我要做的,就是掀起这惊涛骇浪,将那些藏污纳垢的东西,全部冲刷出来!”

***黄昏时分,派出去查访的人陆续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消息,比慕容昭预想的还要糟糕。

“大人,属下扮作货郎,去了城西的几个村子。那里的百姓,对赋税徭役怨声载道。说是除了朝廷规定的正税,州府和县衙还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什么‘人头税’、‘车马税’、‘过桥税’,甚至连家里养几只鸡、几头猪都要交税。稍有反抗,就会被衙役抓去毒打,甚至投入大牢。”一名亲信护卫沉声禀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名护卫补充道:“属下在码头一带查访,那里的船工、搬运工都说,漕运司的人简直就是吸血鬼。无论是装货、卸货,都要给他们‘孝敬钱’,否则就百般刁难,故意拖延时间。而且,盐价奇高,官盐质量差,私盐泛滥,但私盐贩子都和官府勾结,寻常百姓根本买不到平价盐。”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关于灾情的反馈。

“大人,属下打听到,去年城西洪涝,灾情确实严重,但朝廷下拨的赈灾银,百姓们根本没拿到多少。大部分粮食和钱款,都被当地官员和士绅瓜分了。有些村子,甚至连一粒米、一文钱都没见到。饿死、病死的人不在少数,但都被地方官压了下来,不准上报。”

一桩桩,一件件,听得慕容昭脸色铁青,胸中怒火翻腾。这些官员,简直是丧尽天良!他们不仅贪赃枉法,更是视百姓生命如草芥!

“好,好一个魏坤!好一个和州吏治!”慕容昭咬牙切齿,声音冰冷得几乎能掉下冰渣,“他们这是在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