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湄也放下了手中的笔,秀眉微蹙:“土地兼并,流民,赋税流失,这三者往往互为因果。土地被兼并,农民失去生计,沦为流民;流民增多,治安恶化,生产停滞,赋税自然就收不上来。而要查清土地兼并,关键在于鱼鳞图册和实际土地占有情况是否相符。但地方官员与士绅勾结,篡改账册,隐匿土地,乃是常事。”
秦岚则眨了眨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将军,要不要我晚上去‘拜访’一下这三位大人的府邸?说不定能找到些他们来不及销毁的真东西。”
慕容昭负手而立,走到大堂门口,望着外面炎炎的烈日和远处模糊的城郭轮廓,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不必急于一时。他们现在肯定惶惶不可终日,我们越是平静,他们心里越是没底。魏坤不是说要全力配合吗?我们就先看看他如何‘配合’。”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林霜,你带一队亲兵,立刻封锁和州府衙的库房,特别是存放土地、户籍、赋税账册的地方,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等待苏湄查验。记住,态度要强硬,只听本将和苏湄的命令。”
“是!”林霜眼中精光一闪,抱拳领命。她就喜欢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
“苏湄,”慕容昭看向温婉沉静的女子,“明日他们送来账册后,你立刻组织人手核对。重点比对近五年的数据变化,尤其是土地买卖记录、在册田亩数量、实际缴纳赋税额度之间的关系。我要知道,账面上的和州,是何模样。”
“明白。”苏湄点头,“不过,将军,人手可能不足。和州府衙的吏员,我们恐怕不能完全信任。”
“这点本将料到了。”慕容昭道,“随本将前来的亲兵中,有十名是吏部派来的,精通钱粮账目,你可以调遣他们。另外,从今日起,府衙的库房由我们的人看守,所有账册的调阅、核对,都必须在你的监督下进行,记录在案。”
“是。”
“秦岚,”慕容昭最后看向那灵动的少女,“你的任务最关键。潜入是不必了,目标太大。你带着你的人,立刻乔装改扮,混入市井,特别是流民聚集的地方,去听,去看,去问。本要知道和州百姓真正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最恨谁,最怕谁,最怨谁。土地都被哪些人占了?流民为何而流?有没有什么惊天的大案被压下来了?所有这些,都要查清楚。记住,务必小心,不要暴露身份。”
秦岚嘻嘻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将军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可不是白练的。”她做了个鬼脸,动作轻快地抱拳:“属下这就去!”
“去吧。”慕容昭挥了挥手。
三人领命,迅速离去,各司其职。大堂内只剩下慕容昭一人,他负手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喧嚣的街道,眼神深邃。
和州,这座看似繁华的江南州府,底下究竟隐藏着多少龌龊与罪恶?土地,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土地兼并,如同附在大夏王朝身上的毒瘤,若不及时割除,任其蔓延,终将侵蚀国本,动摇根基。陛下派他前来,不仅仅是为了和州一地的百姓,更是为了警示天下,彰显朝廷整顿吏治、抑制兼并的决心。
他知道,这趟和州之行,绝不会轻松。魏坤等人只是冰山一角,他们背后,必然牵扯着更大的利益集团,甚至可能延伸至朝堂之上。但他慕容昭,久经沙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区区地方豪强,宵小之辈,若敢阻拦王法,阻碍新政,他不介意让他们尝尝,来自铁血将军的雷霆之怒!
窗外的阳光依旧炽烈,但慕容昭的心中,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场席卷和州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第二章 暗流涌动**
魏坤、张默、张栋三人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知府衙门的正堂。一走出那令人窒息的大堂,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呼……这位慕容将军,可真是……”张默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说道,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那眼神,那气势,简直比审讯犯人的刑官还要可怕。
张栋更是脸色苍白,嘴唇哆嗦着,连话都说不出来。他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平日里处理些地方琐事尚可,哪里见过这般阵仗,尤其是慕容昭最后那句“国法无情,军法更无情”,简直像一把利剑悬在他的头顶。
魏坤定了定神,看了看左右,见四下无人,压低声音道:“此地不宜久留,随我回后堂议事。”
三人匆匆来到魏坤的书房。魏坤的书房布置得颇为雅致,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墙上挂着名人字画,香炉里燃着昂贵的龙涎香,与外面百姓的疾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上门,魏坤脸上那谦卑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和焦虑。他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眉头紧锁,嘴里念念有词:“怎么办?怎么办?慕容昭……他怎么会来?还是陛下亲自下的旨……”
张默和张栋坐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只是紧张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