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鬼。”陆泽笑骂一句,揉了揉它厚实的颈毛,又给眼巴巴的旺财也塞了一个。
处理完农场的日常事务,已近中午。
陆泽正准备去药材种植区看看,李国涛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手里挥舞着一个文件夹。
“泽哥!好消息!生态旅游的初步方案批下来了!镇里和上级主管部门都非常支持,认为这是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好路子!”
陆泽接过文件夹,仔细翻阅起来。
方案做得相当详尽,规划了三条固定的观光车路线,全部位于保护区的外围缓冲带,绝对不涉及核心区。
路线设计巧妙,既能最大概率观察到一些常见的野生动物,又能领略保护区的自然风光,同时还设置了几个科普讲解点。
“不错,”陆泽点头,“方案考虑得很周全。观光车的数量和运营时间必须严格限制,确保对环境的干扰降到最低。另外,游客须知要明确,严禁投喂、大声喧哗、丢弃垃圾。”
“都写进去了!”李国涛兴奋地指着相关条款,“我们还计划招募一批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做讲解员和引导员,确保秩序。”
“嗯,准备工作要做得再细一些。”陆泽合上方案,“这是第一步,一定要走稳。”
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是保护区监控中心的王工程师。
“陆先生!快看3号区域的实时监控!有情况!”王工程师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陆泽和李国涛对视一眼,立刻快步走向办公室,打开连接保护区监控系统的电脑。3号区域是那只受伤母虎经常活动的领地之一。
画面中,母虎慵懒地卧在一片阳光充足的空地上,四只半大的虎崽围在她身边。与几个月前相比,这些小老虎的体型已经长大了不止一圈,身上的斑纹更加清晰,动作间充满了力量感,已然褪去了不少稚气,有了几分森林之王的雏形。
而引起陆泽注意的,是它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其中那只最大胆、曾被野兔“踢”过跟头的小虎崽,此刻正伏低身体,金色的眼瞳紧紧盯着前方一只被风吹得滚动不停的枯叶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它的后腿肌肉紧绷,尾巴尖轻微地颤抖,全身都透着一股捕猎前的专注。
另外三只则在一旁观察,偶尔互相用爪子扒拉一下,像是在交流心得。
突然,那只练习扑击的小虎崽猛地窜出,动作迅猛而协调,精准地将枯叶团扑在爪下,随即用还不算锋利的牙齿进行“致命”撕咬。
“它在练习扑击技巧!”李国涛低呼。
陆泽眼中也闪过欣慰的光芒。
更让他惊喜的是,母虎似乎对孩子们的“训练”很满意,她站起身,走到空地的另一侧,那里有一棵低矮的小树。她伸出巨大的前爪,开始在粗糙的树皮上反复磨蹭。
“这是在教它们留下气味标记!”陆泽解释道,“通过爪子和腺体在树上留下气味,是老虎宣告领地、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四只小虎崽立刻被母亲的新动作吸引,纷纷围拢过去,好奇地嗅闻着母亲留下的气味,然后也开始模仿着,伸出小爪子在那棵树上笨拙地抓挠,留下浅浅的痕迹。虽然力道和技巧都远不如母亲,但那姿态和意图已经学得有模有样。
“太神奇了……”李国涛看得入迷,“这就是言传身教啊。”
陆泽深深吸了口气,内心充满感动。
这只母虎不仅从偷猎者的陷阱中幸存下来,还将她的生存智慧,一点一滴、耐心地传授给了下一代。这些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和在成长中学习到的技巧,将是这些小老虎未来在森林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记录下来,”陆泽对电话那头的王工程师说,“这些画面极其珍贵,是研究华南虎社会行为和育幼习性的绝佳资料。”
“已经在录了!”王工程师回应,“它们成长得真快,感觉用不了多久,就能跟着母虎进行真正的狩猎了。”
挂断电话,陆泽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保护区的生机勃勃,与手中这份象征着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生态旅游方案,仿佛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陆泽正在果园里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张教授带着他的团队再次到访,这次还带来了初步设计好的林下药材种植方案。
“陆先生,你看,”张教授摊开图纸,指着上面标注的不同区域,“根据你这片山林的海拔、坡度、土壤性质和原有植被情况,我们划分了几个区块。这边阴湿、腐殖质厚,适合种三七和重楼;那边地势稍高,排水好,光照也足一些,可以尝试种黄连和党参……”
方案做得非常专业,甚至连间种、轮作的模式都考虑了进去,以确保土壤肥力不被过度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