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次试航成功,实赖天公作美,船员用命,侥幸而已。海运之途,依旧漫长。臣恳请陛下,准臣设立‘海事院’,专司海船研发、海图测绘、航海人才培养及海上航线维护之事。此非一日之功,需长远布局,方能真正将海运化为我大雍稳固之命脉!”
见识到海运潜力的皇帝,此刻对叶明几乎是言听计从,当即准奏,并拨付专款,令其着手筹建“海事院”。
格物院的声望,因海运的成功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叶明趁热打铁,将“海事院”的筹建与格物院的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
他从格物院第二届、第三届学员中,选拔出对算学、天文、地理有浓厚兴趣的苗子,组建了“航海专科”,由赵青川暂领,开始系统学习航海数学、天文导航、海图绘制等知识。
同时,他命令墨恒带领工匠,在尖底龙骨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船型,设计更大、更适合远洋运输的“漕运海船”,并开始尝试建造专门用于海上巡逻、护航的“巡海快船”。
海运的成功,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首先,东南沿海依靠传统渔业和近海贸易为生的百姓,看到了新的希望。
许多沿海州县官员主动上书,请求在当地修建或扩建港口,以迎接未来的海运船队。
一些胆大的海商,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格物院新式海船的消息,希望能购买或合作。
其次,北狄方面似乎也察觉到了大雍在运输能力上的突破。
据边境暗线回报,北狄王庭内部对于能否继续通过长期围困、消耗大庆国力的战略产生了分歧。
大庆拥有了更高效、更不易被切断的补给线,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其长期作战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