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上官虎

楚兵 一代神坑 4126 字 2024-10-14

关西。

陇右榆中郡(今兰州一带)。

大雨打在金城石板路上。

水流顺着路缝,进入排水渠。

这条青石路是金城的中央官道,将西部重镇一分为二。

具有排水功能的道路,是工匠九族换来的。

一支军容鼎盛的骑兵,冒着大雨,打马走过。

他们迅速前进,雨水没有对这支铁军,形成任何阻碍。

身上是价值不菲的蓑衣,蓑衣下是精良的红色铠甲。

雨具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

霍字旗一路自官道到城门,迎风招展,一眼看不到头。

征西大将军!长安节度使!

霍!

这是霍守镇的嫡系兵马,一万长安军铁骑。

奉大楚元帝之命,前来金城大营,加入出征的行列。

大楚圣元皇帝十二年,吐谷浑可汗屡屡触犯天朝威严。

惶惶大楚,虽远必诛。

发兵二十万,征讨叛逆吐谷浑。

长安军铁骑的队伍中,有一巨汉,生的虎背熊腰,武艺之强,尤为突出。

一匹雄壮的河曲马走过,大将眼眸锐利,一把巨型湛金盘龙刀,威风凛凛。

一看就赫赫之将。

此人正是长安军第一好汉,关西第一刀,霍全恩。

出道来,斩大将十七,小将无数。

……

“哈哈……你要笑死我,全老鬼。”

八瞎子无良的嘲讽打断了全爷的回忆。

“我也是啊,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铁驼子已经听闻大军出事,带着几十个护卫又折回来了。

此刻正赶上逼问全爷过去的事情。

“放屁,老子说的是实话。”

“实你大爷!”瞎子鄙夷的嘲讽。

“请你说重点,没人愿意听你吹牛放屁。”

“什么是重点?”全爷不解道。

“你,什么时候被废的?被什么人打成这样。你现在的武艺,似乎当不起关西第一刀这个名号!”

瞎子毫不留情道。

“为什么上官虎不给你面子?按说你俩有旧。你何时认识的上官病猫。”

野猪猥琐补刀。

“为什么我们救你时,你奄奄一息,请问关西第一刀,为何沦落至此。”

八瞎子接上。

“这些年,为什么从未考虑回去,按理说你家在关西也是大门阀。”周云也来。

全爷“……”

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全爷木楞,大脑直接死机。

马邑北部。

山林道路。

西北荒原不同于江南水乡,它雄伟而壮阔,茫茫山林,峰峦叠嶂。

置身其中,令人心血澎湃。

李家兵卒中,辅兵营水平很高。

行至此地,没多久,标准化营地就出现在这片小山林。

山林中有处开阔草地。

这里风景不错,了望远方,是茫茫荒原。

此地乃是山林和草原的交界。

刘贞带着辅兵铺好牛皮,放下案桌,端来吃食。

同周云一起,观看几个青山寨匪寇殴打全爷。

铜锣脑袋一马当先。

“别留手,今天必须把这货给整明白。”

大伙多方“劝导”后,全爷不得不开口。

这几个货太损了。

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全爷整理好了衣甲,眼眸变的深邃,仿佛陷入回忆。

良久,全爷道,“那个……肚子有点饿,去给整个羊腿!”

众人,“……”

片刻后,驼子弄来了羊腿和马奶酒,这都是北狄人的好东西。

“有肉无菜。”

“有菜无饭”

……

直到野猪将麻绳和羽毛一并拿了过来。

全爷才接着开口。

……

吃瓜,不,崇拜英雄。

一直是大楚国民的优良传统。

长安军高调入城,自是引来了无数围观者。

十几里青石路上,到处人头涌动。

旧庙台阶下,有两个楚国良家子,异常突出。

其一人身材巨硕,尤其是上身。

另一人则是青衣扎发,颇有书生气质。

“老虎,此人就是关西第一刀,霍全恩。果然是人中豪杰。”

巨汉眼眸灼灼,坚定道:“有朝一日,我也要名扬天下。我一定要超过他!”

“好,此次吐谷浑就是你我二人扬名天下之战。”

年少的上官柱国同了然,眼眸明亮,如同星辰,心中满是建功立业。

他们看见了自己的偶像。

关西第一刀霍全恩。

此人同样出身低微。

出自霍家臣户,凤翔县下游庄,只不过是个佃户出身,连平民都不是。

传闻此人一身武艺超凡,善使一把八十二斤的湛金盘龙关刀。

自幼天赋非凡,得霍氏资助,勇力大成后,投效自己的宗族。

说到此处。

见大伙面色不善,全爷不想悲剧重演。

只得收敛。

周云听到这里,愣了。

上官虎和了然竟然出楚国良家子出身。

可他们对良家子比任何人都要残忍啊。

吃瓜还在继续。

全爷面色凝重,开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先帝的事情了,二十五年前,不对,也许是二十六年前,反正记不清了。”

“那年,我武艺大成,自负天下第一,在关西陇右一带颇有勇名,恰逢梁国征伐西域……”

……

时光仿佛回到了二十几年前,那是一个大楚鼎盛的时代。

文人谋士辈出。

武夫猛将如云。

大楚关中,河洛一带,正处于繁荣时期。

第一次讨伐吐谷浑,大楚的上层对西海一带缺乏认知。

高原反应和易守难攻的地形,严重的阻碍了行军。

二十万良家子损失惨重。

大楚正军也接连失利。

西海去榆中郡的路上。

长达数里的楚国队伍,如行尸走肉般在官道。

不同于出征时的军容鼎盛,楚国子弟此刻大多垂头丧气。

他们败了,战败了。

久攻不下,损兵折将,此次大败,意味着他们什么也得不到,很多人仕途终结,甚至要面临徭役和牢狱。

队伍中,有一位身材巨硕的汉子,他的背上是个披头散发的文人。

立冬的大雨,很冷。

淋在身上,令士卒们苦不堪言。

此人却目光如火,毫无知觉,他上身赤膊,将衣物都给了背上的小个子。

上官虎背着奄奄一息的了然,在榆中城下……

城门口,是霍家的人,只有霍氏同意才可以进入。

榆中城早已人满为患了。

大楚担心吐谷浑会反击,方圆几百里,金城榆中就是最好的避难所。

权贵们早已买通守卫,他们带着妻女奴仆,欢声笑语,进入榆中。

一墙之隔。

为国征战的良家子们,眼睁睁的看着城池,却被挡住。